..................................热拌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说明1.原材料选定及试验(1).根据招标文件,沥青采用重交石油沥青AH-70,表面抗滑层采用改性沥青。(2).矿料粗集料: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加工碎石。细集料:采用天然砂及石屑。填料:采用石灰岩磨细成的矿粉。各种材料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的要求。2.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铺筑面层所用的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必须考虑温度稳定性、耐久性、抗滑稳定性、抗疲劳性及施工和易性等问题。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遵照下列步骤进行:(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附录表中规定的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对间歇式拌和机,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的±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4).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生产过程中,如遇..................................进场材料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3.设备安装调试(1).采用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机。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在开始运转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注意联接的紧固情况,检查搅拌器内有无积存余料、冷料运输机是否运转正常和有无跑偏现象,仔细检查沥青管道各个接头,严禁吸沥青管有漏气现象,注意检查电气系统,对于机械传动部分,还要检查传动链的张紧度。(2).洒布车应检查油泵系统、洒油管道、量油表、保湿设备等有无故障,并将一定数量沥青装入油罐,在路上先试洒,校核其洒油量。每次喷洒前应保持喷油嘴干净,管道畅通,喷油嘴的角度应一致,并与洒油管呈15~25°的夹角。(3).矿料撒布车应检查其传动和液压调整系统,并事先进行试撒,以确定撒铺每一种规格矿料时应控制的间隙和行驶速度。(4).摊铺机应检查其规格和主要机械性能,如振动板、振动器、熨平板、螺旋摊铺器、离合器,刮板送料器、料斗闸门、厚度调节器、自动找平装置等是否正常。(5).压路机应检查其规格和主要机械性能(如转向、启动、振动、倒退、停驶等方面的能力)及滚筒表面的磨损情况。4.拌和与运输(1).试拌通过试拌及抽样试验确定施工质量控制指标。沥青混合料按设计沥青用量进行试拌,试拌后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并将其试验值与室内配合比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设计沥青用量的合理性,必要时可作适当调整。确定适宜的拌和时间,间歇式拌和机每盘拌和时间宜为30~50s,以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准。确定适宜的拌和与出厂温度。石油沥青的加热温度宜为150~170℃,加热时..................................间不宜超过6h,且当天加热当天用完,不宜多次加热,以免老化。砂加热温度为160~180℃,矿粉不加热。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宜控制在140~165℃。(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根据配料单进料,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用量及其加热温度。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离析和结团成块现象。每班抽样做沥青混合料性能、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检验。每班拌和结束时,清洁拌和设备,放空管道中的沥青。做好各项检查记录,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沥青混合料禁止出厂。(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沥青混合料用自卸汽车运至工地,车箱底板及周壁涂一薄层油水(柴油:水为1:3)混合液。运输车辆上进行覆盖,运至摊铺地点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不宜低于130℃。运输中尽量避免急刹车,以减少混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