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2页第四届校园文化设计大赛策划目录大赛主题P2大赛亮点P3大赛历史P4大赛规则P6大赛流程P11大赛预算P14第四届校园文化设计大赛第2页共22页第1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2页——未完•城大赛主题“未完•城”城市,如同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在不断的更新发展,她呈现给我们两种发展姿态:主动的——不断的更新、成长、完善自我,处于新陈代谢的良性循环;还有被动的——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人力不可抗拒之因素,重启建设的序幕;一个城市,永远都不可能完成!城市承载着人类所有物质与精神发展的足迹,而人类又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构成因子,城市的更新与发展离不开人的积极因素的推动,为了城市与人类的和谐共处,我们可以献上一份微薄之力,让未完成的状态以更建康的方式展示出来。第3页共22页第2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2页大赛亮点主题“未完•城”是给当代武汉大学生出的一道对城市综合理解的考察题,包括物质精神生活各个层面,特别是最近关注的绿色、节能、低碳问题,从而引导大家对城市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通过设计开始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活动规模从创办伊始,大赛便与我校文华学院、武汉大学及武汉理工大学相关院系建立合作关系。三校学生共同参加比赛、相互交流,并且在武汉高校设计专业第4页共22页第3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2页中逐步扩大了影响。本届校园文化设计大赛将景观组的设计范围从校园层面提升到武汉城市层面。各大高校学生不再被局限在校园环境内,而可以通过观察武汉市内景观现状提出自己的创意想法,改善武汉市民的生活环境。大赛的宗旨大赛面向武汉三所高校学生(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不设置门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面向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大赛历史第5页共22页第4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22页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A+U基地举办校园景观设计大赛已经7年,从2007年起加入文化产品组形成校园文化设计大赛,现在已是第四届。校园文化设计大赛7年沿革2004年:四校合并之后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举办了首届校园景观设计大赛,将设计主题定位在校园景观,面向本学院学生创办,引发全校关注。建筑大师张良皋教授为第一届景观设计大赛的题词第6页共22页第5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页共22页2005年:院方增加重视与投入,评审制度细化,执行力度加大,奠定大赛的品牌成长基础。2006年:校园景观大赛举办到第三届,各项筹备工作已经日趋成熟,校内影响力已经初具规模。成功举办后,开始出现扩展比赛规模,丰富比赛内容的呼声。2007年:面向更广的设计类专业学生群体,增设了校园文化产品赛组,与第四届校园景观大赛一同举办,定大赛名为“校园文化设计大赛”。首届校园文化设计大赛由我院最具影响力的学生团队“A+U基地”首次承办,着手开发大赛更加广阔的市场。大赛首次制定主题——“LessIsMore”。首次开始尝试与武汉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合办大赛。2007第7页共22页第6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7页共22页年成为校园文化设计大赛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2008年:武汉理工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加入,三校联合举办第二届校园文化设计大赛。大赛将主题制定为“设计引导文明”,举办校内新闻发布会,打破专业的限制,各院系学生踊跃参加,在学风严谨的校园中激发出艺术设计的热情。本届大赛参赛件数成长至史无前例的120余件,成为武汉高校设计类专业最具影响力的比赛活动。2009年:09年,正值祖国60岁华诞,“09:60的城市创想”这一主题也从此孕育而生。从近30个活动中胜出,首次入选“校科技节”十二大重点比赛项目之一。我校文华学院的加入,推动了各高校间的学术、师资学生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