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理论研究资料汇编2014年7月0社区治理理论研究1社区治理是社会体制改革的基础工程31社区治理推动社会治理改革前行36“2013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遴选结果揭晓41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思考44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48当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531目录Contents第1页共5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2页社区治理理论研究一、社区治理的政策背景(一)十八大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另外,党的十八大首次将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写入党的纲领性文献以后,各地以中央精神为指导、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培育社区治理主体、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增强社区治理能力、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共同书写了社区治理创新的精彩篇章。(二)十八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入系统地阐述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方法步骤。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加快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团结奋斗。1.深刻认识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的必然性我们党对社会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体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对社会建设任务和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把握越来越准确、运用越来越科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七大提出完善社会管理、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社区治理和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握发展大势,积极回应社会呼声和群众关切,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我国从传统社会管理转向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标志。2.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作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府研判社会发展趋势、编制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制订社会政策和统筹社会治理方面的制度性设计、全局性事项管理等职能,发挥好政府在社会治理第2页共52页第1页共5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2页中的主导作用。推进政社分开,放开市场准入,凡是社会能办好的事项尽量交给社会力量承担,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各级政府应完善社会治理考核机制和指标体系,确保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明确市场主体社会责任。提倡市场主体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鼓励市场主体承办公益慈善事业或以多种方式参与慈善、扶贫活动。教育和引导市场主体诚实守信,杜绝假冒伪劣生产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明确市场主体在社区建设中的责任,探索驻社区市场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共建和谐社区。增强社会自我调节功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必须增强社会自我调节、自我规范等功能。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自觉维护社会秩序。依靠工会、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