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第3单元第2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2010·四川文综)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解析:第1题,四省能源结构以矿物能源为主,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较多,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和降低酸雨的危害。第2题,①省天然气比例较其他省份大,应为四川。②省原油比例较大,应为黑龙江。③省水电所占比例较其他省份大,水电主要是黄河上游的水能开发,应为甘肃。④省煤和石油比例大,应为河北。四川省水能资源丰富,但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答案:1.C2.D(2011·青岛调研)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3.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A.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B.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D.提高煤炭产量4.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减缓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C.减少了当地大气污染物D.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得该地输出产品多样化,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进而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第4题,山西省的水资源相对短缺,而在煤炭发电等工序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进而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答案:3.B4.D二、综合题5.(2011·湖北质检)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乡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但近年来却不断缩减,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推测一下会有哪些变化?(3)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输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这样做有哪些好处?如果把坑口电站建在①处,是否合理?(4)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示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请你就这一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据题干知,该乡位于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水稻需水量大,不适宜在此种植。第(2)题,煤炭开发会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但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第(3)题,①处位于与西北—东南季风相垂直的郊外,对居民区污染较轻。依据教材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相关措施可回答第(4)题。答案:(1)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2)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型的工矿城市;②经济结构会由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内外联系更加便捷;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答对三个要点即可)(3)①减轻交通运输压力;②减少环境污染。合理。(4)①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②发展新兴产业(或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等。(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2011·成都模拟)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回答1~3题。1.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2.下图表示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