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1.本实验是为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据库原理后,为培养更好的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而设置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具备应用数据库原理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设计的能力。为后继课程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2.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在建立数据库系统过程中使用关系数据理论的能力。3.通过对一个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培养学生对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方案设计、系统编码、界面设计和软件调试等各方面的能力。是一门考查学生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设计方法、软件工程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验。二、主要内容针对一个具有实际应用场景的中小型系统(见题目附录)进行数据库设计,重点分析系统涉及的实体、实体之间的联系,实现增加、删除、更新、查询数据记录等基本操作。大致分为如下步骤:1.理解系统的数据库需求,分析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画出E-R图:1.分析确定实体的属性和码,完成对该实体的实体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的定义。2.设计实体之间的联系,包括联系类型和联系的属性。最后画出完整的E-R图。2.根据设计好的E-R图及关系数据库理论知识设计数据库模式:1)把E-R图转换为逻辑模式;2)规范化设计。使用关系范式理论证明所设计的关系至少属于3NF并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属于3NF则进行模式分解,直到该关系满足3NF为止,要求写出分解过程。3)设计关系模式间的参照完整性,要求实现级联删除和级联更新。4)用SQL语言完成数据库内模式的设计。3.数据库权限的设计:1)根据系统分析,完成授权操作;2)了解学习收回权限的操作。4.完成用户界面的设计,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5.连接数据库,用宿主语言实现系统所需的各种操作:1)实现数据记录的录入、删除、查询和修改。2)以视图的形式完成复杂查询,比如多表、多条件等。三、进度计划序号设计(实验)内容完成时间备注1根据任务书完成信息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完整性、规范化)的设计,并基于选用的DBMS实现该信息模型,然后录入初始数据2根据任务书完成各种数据定义和数据操作,并保留所有SQL语句。3数据库权限设计,用户界面设计4用可视化开发工具环境开发学生选定的信息系统(C/S或者B/S模式)5系统的完善与验收四、设计(实验)成果要求1.在DBMS(如oracle,SQLServer2005/2008,DB2等)上完成完整的数据库的设计;2.使用可视化开发平台完成信息系统,要求可以正确运行;3.完成实验报告。五、考核方式1.在微机上检查数据库模式的设计、三大完整性的设计、关系属于几范式等;2.在微机上检查系统的运行结果,要求学生阐述使用的相关技术;3.实验报告的检查。六、题目附录1.学生信息管理信息系统2.图书管理信息系统3.物资管理信息系统4.汽车销售管理信息系统5.超市管理信息系统6.通讯录管理信息系统7.工资管理信息系统8.酒店管理信息系统9.小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正文为宋体,五号字行间距为211.1------------1.2------------二、设计(实验)正文1.正文为宋体,五号字行间距为211.1------------1.2------------三、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总结或结论1.正文为宋体,五号字行间距为211.1------------1.2------------四、参考文献[1]作者1,作者2书名.出版单位,版本.出版日期附录(设计流程图、程序、表格、数据等)注:根据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内容将标题任选其一。一、需求分析1.需求概述本系统将提供给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使用,进行日常教务工作的查询、管理和调度,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系统应该提供的功能包括:1.永久存储用户输入的信息;2.数据调度和数据查找操作简易;3.数据的删除和更新很方便;4.为不同级别用户设置不同操作权限;本项目的产品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程序,目前不提供其他系统的接口。2.数据描述3.运行需求1)用户界面本系统采用C/S架构,所以在使用之前必须安装该程序,所以界面不会像B/S那样发生变形或者扭曲等危险,界面问题得到了解决。2)硬件接口本系统未使用任何硬件,只需要电脑配备基本的输入输出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