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4嵩阳书院导游词导语:嵩阳书院是古代高等学府,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建制古朴雅致,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五进,廊庑俱全。下面是为你整理嵩阳书院导游词,希望对你有帮助!各位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嵩阳书院,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叫郑思秋,叫我小秋就行了。我们今天呢,主要是来游览嵩阳书院。相信大家也还不是很了解这里的历史和特点。待会儿,我会和大家详细地讲解嵩阳书院。一、概况: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重要的儒家思想研究和传播基地。它和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以及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应天书院)并称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文物瞻丰,名扬古今,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嵩阳书院因位于嵩山之阳而得名,它背依嵩山主峰峻极峰,面对清澈缓流双溪河,东傍林泉深幽的逍遥谷,西望如凤飞舞的少室山。景色清幽、环境宜人,确实是一个修身、读书、著书、讲学的好地方。嵩阳书院的前身叫嵩阳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是一处佛教活动场所,僧徒曾经达数百人。隋朝时.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4期更名为嵩阳观,开始被道教占据,著名道士潘师正、孙太冲等曾在次修炼。五代时期,天下大乱,社会动荡,许多有识之士为孔孟思想不至没落,把办教育、传授儒学为己任,纷纷聚集于嵩山开课授徒,后周皇帝柴荣将嵩阳观更名为太乙书院,嵩阳观逐渐成为一个儒家思想传播场所。北宋之后,文风大行,著名学者吕蒙正、滕子京以及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朱熹先后在这里聚徒讲学、传播儒家理学思想,这里成为“洛派理学(亦称程朱理学)”的诞生地,宋仁宗亲赐匾额更名为嵩阳书院。王安石变法之后,许多的大臣与王安石政见不和,便退居离开朝廷,因这里和都城开封很近,他们便云集于此、著书立说、传徒授艺,嵩阳书院名噪一时,范仲淹、司马光、杨时等均在此执教,而司马光的伟大巨著《资治通鉴》其中9至21卷就是在这里写就的。明朝末年,嵩阳书院不慎遭了一场大火,殿堂建筑被焚烧殆尽。到了清朝,由于嵩阳书院的盛名远播,登封知县叶封、名儒耿介、河南巡抚王日藻等人先后主持重修书院,到康熙年间累计学田1427亩,四方求学者不远千里而来,重新恢复了往日书声朗朗的场景。1711年,全省在开封选拔举子,按照录取名额每个县不到一人,可是单嵩阳书院就考中了5人,在全国都引起了轰动。现在嵩阳书院,基本保留了清朝修复后建筑主体原貌,占地近1万平方米、分五进院落,共有古建筑106间。十几.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4年来,由于当地文物部门重视,对一些房屋和文物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对周围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整修,使得这座古老书院重新以蓬勃生机出现在游客面前。二、仪门仪门为新修的牌坊式建筑,上书“高山仰止”四字,意思是说孔子的品质和学识象大山一样足以让后人敬仰。因书院除具有讲学的主要功能外,还有藏书和祭祀孔子的功能,所以在这里设置仪门,是提示学子到这里要注意言行穿戴、不至失礼。三、魏碑亭这里有一块刻立于东魏时期的一块石碑,也是嵩山地区保留下来历史较早的石碑之一。从石碑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当时这里做为一处佛教寺院的兴旺程度。石碑上有许多佛教造像,保留有北魏时期造像“曹衣带水”的风格,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和人为的破坏,许多造像已经面目全非。上面的文字是典型的魏碑体,介于楷书和隶书之间,字体刚健、笔力圆阔,也是魏碑书法的上品。四、古井古井和杏坛在附近有一口古井,是以前书院所用,现在当然成为我们凭吊历史、追思往事的凭证了。沿台阶向上,我们会发现有一个圆形的坛子,中间一棵茂密的杏树。这是为纪念孔子杏树下筑坛而讲学的旧例所建。.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4五、大唐碑现在我要向大家隆重推出嵩阳书院三宝之一的大唐碑。整个嵩阳书院是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这块石碑却是国家级的文物,同时,它也是河南省最大的一块古碑。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