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制度及执行情况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科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我科预防和控制院感制度及执行情况说明如下:一、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措施。近年来,制订了《层流病房医院感染制度》,病房每日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改善病房环境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二、严格执行手卫生,制订了《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医务人员洗手标准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卫生/外科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并遵照执行,近年来我科手卫生消毒剂消耗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年达到了每床日6.4ml。今年在每个患者床头配备了快速手消毒剂。三、加强医务人员和工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近年来培训达300余人次。四、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严格按照卫生部相关文件及分级管理目录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订了《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和各种《标本送检标准操作规程》,定期检查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原学送检情况,目前我可治疗性使用限制类和特殊类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达到90%以上。五、医院感染管理科从13年8月起在我科开展目标性监测,每日实时监控院感的发生,并协助改进相关院感相关工作。六、严格按照《消毒药械管理标准操作规程》、《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管理标准操作规程》管理医疗用品和器械。制订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分类目录,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七、根据《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标准操作规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标准操作规程》等制度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管理。第1页共21页医院感染管理科将我科作为重点科室每月进行院感督查,我科每月展开自查整改,经过不断努力,我科院感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3、14、15年的院感发病率分别为8.69%、7.71%、6.35%。第二篇: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制度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1、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服从手术室护士长的管理。除参加手术的医生、护士及手术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2、进入手术室按照入手术室流程,凭有效证件在入口处领取钥匙,更换手术室专用衣、裤、鞋、帽、口罩。手术中需短时外出时,应更换专用外出衣、鞋。手术结束,应脱去手术衣帽、更换鞋,并放入指定位置,将钥匙还原,离开手术室。3、手术室科学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并有醒目的提示。4、合理安排手术的区域与台次。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同一手术间先安排感染风险低的手术,后安排感染风险高的手术,连台手术手术间层流自净30分钟;感染手术安排在单独的负压手术间。5、病人须更换清洁病人服后入手术室。6、参加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凡呼吸道带菌者必须参加手术时,需带双层口罩,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者,需请巡回护士更换口罩,上肢皮肤病及感染者不得参加手术。7、手术室对每月手术类别作详细登记,并统计上报。对特殊感染的手术病人,及时筛查、登记和上报,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8、手术室每季度做一次生物监测(包括空气、物表、无菌物品、消毒液、外科洗手、高压灭菌器等),并鉴定监测效果。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和处理。第三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第2页共21页(一)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室安置,病房按时开窗通风;特殊呼呼道感染病人,执行标准预防;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二)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半卧位,并尽早下床活动。(三)训练手术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正确咳嗽排痰方式,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四)昏迷患者取平卧位时,头偏向一侧。(五)绝对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六)吞咽异常的病人经口喂食宜量少、缓慢,以防误吸。(七)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