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经常性教育研究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开展好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对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年*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的通知,今年十七大报告也提出了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提高党员素质、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巩固党员经常性教育和先进性教育的成果的重视程度。现结合专项调研情况,并进行综合梳理分析,就当前党员经常性教育的现状和如何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进行一些粗浅研究和探讨。一、党员经常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视度不够,要求与认识错位。个别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党员经常性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把党员经常性教育当作软任务,对新时期经常性教育工作研究不深,探索不够,对如何更好地开展经常性教育思路不清晰,安于现状,存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党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视学习教育为负担,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存在厌倦心理,思想松懈疲劳,表面上按时参加,行动上敷衍应付,处于被动教育状态。究其原因:一是当前基层党组织所面临的工作任务较重,工作量大,大部分时间多疲于忙碌各项事务性、常规性工作,个别党组织负责人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对党员经常性教育与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整体工作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不足,思想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使经常性教育流于形式。二是一些党员对经常性教育认识模糊,片面认为业务工作是务实,学习教育是务虚,重工作、轻学习的思想倾向较为严重。2、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吸引力不足,形式与方法单调。目前,各级党组织在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方面主动创新意识不强,力度不够,党员经常性教育不能结合当前实际工作,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的需要,局限于常规性教育,形式单一,第1页共7页内容枯燥、方法简单,仍然采用大而全的普遍式教育、台上讲台下听的灌输式教育和讲课、自学、讨论的三段式教育,往往只强调学文件、听报告、开大会、一人念大家听或是轮流发言、泛泛议论式等,教育方法不新颖,无新意,与当今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性相比,差距较大,导致党员教育入耳不入脑、入眼不入心,效果事倍功半。3、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内容与需求脱节。新形势下,党员的思想水平、生活环境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在党员经常性教育内容上,往往是“一刀切”、“一锅煮”,普遍偏重文件宣传、理论学习,教育内容与本地、本单位实际联系不密切,与机关、农村等各层次党员的需求联系不紧密,没有紧紧围绕党员的现实需求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存在学、用“两张皮”,学习与实践脱节,党员经常性教育达不到“学以致用”的实际效果,部分农村党员中思想先进、家庭贫困的现象客观存在,从而导致党员的经常性教育脱离实际、空乏无力,造成一些党员产生抵触情绪,无法充分调动广大党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4、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效性不高,数量与质量失衡。当前,各级党组织均落实了党员定期教育制度,也学习了大量的内容,但总体上看,经常性教育停留在粗放层面上,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一些党员在民主评议、年度总结中年年提加强学习,年年不见效果。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是党员自我要求有所放松,学习意识不强,一些党员对党的教育不以为然,满足于蜻蜓点水式的学习,浅尝辄止,漂浮面上,甚至把经常性教育活动视为“精神包袱”,思想懈怠,积极性不高。二是在经常性教育质效评估和激励措施方面处于空白点、薄弱点,党员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学深与学浅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客观上助长了学风不实、氛围不浓、积极性不高的不良风气。二、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对策:1、坚持方法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增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针对性。党员经常性教育应坚持新颖灵活、学以致用的原则,紧密第2页共7页结合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及时掌握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党员的不同需求,重点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