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生防诈骗措施高校生防诈骗措施假的真不了,无论骗子手法怎么狡猾,只要保持一份谨慎的心理,认真听其言、观其行,是可以揭穿骗子的假面具的,具体说来,可以从骗子的身份、语言、行为三方面去识别:1、如何防止受骗。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决不为骗子们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也不为蝇头小利而动心,不要企图从别人的施舍、照顾中获得实惠,也不轻易地让自己的钱财在无缘无故当中落入他人之手。3、善于识别骗子反常和不合常理的言行。骗子在骗到钱之前的所有言行,可能全部都是胡编乱造的,至少其中有一部分是瞎编的。骗子在演戏过程中,会不经意地表现出一些反常或不合常理的言行,同学们假如善于把握,就可以识破其假面目。诈骗案中还有比较典型的是语言反常。诈骗分子的表情特点。第一,由于骗子说的是假话,做的是假事,必定是做贼心虚,提心吊胆,有的会面红耳赤,肌肉不舒展。第二,出于其生理机制发生变化,使得声带不正常,特别是在初次见面谈话和将猎物弄到手时,往往是语音短促,音色混然,声调低沉,发出轻微的不易觉察的声音。诈骗分子的语言特点。第一,他们的表达能力都比较强,口齿伶俐,能说会道;第二,他们为了取得人们的好感,往往是甜言蜜语,阿谀奉承;第三,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他们往往是自吹自擂,夸夸其谈。防骗措施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社会环境千变万化,青年高校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自我保护。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2、交友要谨慎,避开以感情代替理智。人的感情是主体与客体的沟通,既是主观体验也是对外界的反映,本身应该包含合理的理智成分。假如只凭感情用事、一味跟着感觉走,往往容易上当受骗。交友最基本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志同道合。校园防诈骗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上级安全有关文件精神和法规为依据,从维护学校及广阔师生员工财产和人身安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积极主动地做好有关的预防工作。12二、工作原则坚持早发觉,早报告,早处理的工作原则,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切实做好我校防诈骗的各项预防工作。学校领导、各部门要以认真的态度、科学的手段和有效的措施抓好安全防范工作,切实维护学校和广阔师生员工的财产安全。三、常见的诈骗手段1,、假冒身份进行骗钱这是诈骗分子常用的诈骗伎俩,作案人常假冒同学或者同学的亲友等,以落难求援或帮助他人的名义行骗。2、拾物平分方式进行诈骗这种诈骗手法比较老土,陈旧,但作案分子利用受害者的贪小便宜、财迷心窍的心理和特点实施行骗。3、以假手机掉包真手机的方式进行诈骗这是社会上流行的一种骗术,该手段也渗透进了高校校园,是高校生深受其害,诈骗分子常常利用高校生思想单纯和贪图便宜等心理特点进行诈骗。4、假称同学发生车祸或疾病入院治疗需要费用的方式进行诈骗近年来,针对外地同学家长进行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给同学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5、以招聘为名设置骗局方式进行诈骗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高校同学分担,勤工俭学已成为高校生求学的重要手段,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机会,用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同学进行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6、以次充好的方式进行诈骗诈骗作案分子利用同学对鉴别商品质量能力差,识货经验少又图便宜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行骗。7、以骗取信任方式寻机作案诈骗作案分子利用一切机会与高校生拉关系,套近乎,或表现出相见恨晚而故作热情;或表现出大方慷慨而朋友相称,骗取信任,了解情况,寻机作案。他们利用青年同学疏于防范,感情用事的心理特点进行作案。8、以消灾解难的迷信方式进行诈骗诈骗是一种高智商的犯罪,作案人善于察言观色,揣摩施骗对象的心理需要,他们常抓住受害人急功近利、焦虑等心理需求,以帮助消灾解难等为诱饵,设计骗局,达到其行骗目的。9、利用网络信息设局方式进行诈骗随着网络的普及和高科技的进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大大提高;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快,真假难以识别,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