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建设时代意义摘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是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制度保障措施,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对引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跨时代意义。从纵向、横向、领域上进行制度引领,规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从中央、地方和社会三个层面制度互动,催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国家各部委共谋制度设计,地方各组织共举制度执行,社会力量共商制度评估,形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制度建设;时代意义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5年,教育部与XX市政府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试验区的设立签署了相关协议。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性”体现在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和多元立交方面[1]。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对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跨时代意义。一、制度引领:规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制度引领是制度建设的基础,具有指向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其对事物发展的指向性、实现工作程序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一)纵向上引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贯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在2020年,目标是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架构是实现由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纵向上规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初等职业教育阶段主要引导该阶段学生学习初级理论知识,培养初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性,为学生提供具有职业气息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因而,该阶段的制度建设具有初级性和基础性。完善技术技能培训制度建设,课程开发和学习制度建设等有助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职校学生经过初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熏陶,对职业教育有一定的认识,初等职业第1页共8页学校学生从纵向上延伸发展至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该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学习中级理论知识和必要的实践知识,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制度建设、师资培训制度建设、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等。该阶段的制度建设有助于巩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主要由专科高职/本科高职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层次构成,该阶段制度建设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完善有重要作用。该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学习中高级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学以致用,参与实训基地或者工厂实践操作,参与校企合作等实践活动。其中,中高职衔接制度、经费保障制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等对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关键作用。从专科/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规范了最终方向,即顺着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三个阶段贯通发展。在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的内部,从纵向上完善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制度,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具有方向性的作用[2]。(二)横向上引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沟通。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中,职业教育制度建设本身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普通教育制度建设、人才市场制度建设、继续教育制度建设等相互融通、共生,从横向上沟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其他教育体系。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主要包括普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学生在完成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之后分流,根据不同的考察标准分别进入两大教育体系中学习,注重学术型学习的学生进入普通教育体系,注重实践型学习的学生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基于这一现状,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之间相互融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技术本科)和普通本科教育之间对应融通发展,普通本科教育纵横地沟通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的发展,应用技术型本科纵横地沟通到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层次发展,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的机制体制,规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的沟通[3]。职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