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民主地位调研报告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以维护党员权利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推行党务公开为重点,以提高党员素质为根本,在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一、在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方面一是积极推行党务公开,保证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逐步推行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的要求,2006年自治区党委在中卫市中XX县区开展了党务公开试点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全方位实行党务公开,为全区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务公开奠定了基础。为了进一步增强党务工作的透明度,2007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开通了《党建网》,并与自治区民政厅对《回族自治区村务公开目录》进行了修订,对村级党务公开内容从“党组织基本情况及班子成员的分工和职责,党组织任期目标、任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及落实情况,‘五个好党支部’创建情况,民主评议党员、干部情况,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党员情况,党费收缴的标准和收缴情况”等16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在此基础上各基层党组织也积极探索党务公开的途径和形式,通过会议、党务公开栏、黑板报、新闻媒体、党建网等形式,分固定公开内容、定期公开内容和随时公开内容,对党组织的人事安排、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和党员履行义务、发挥作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公开,增加了基层党务工作的透明度,拓宽了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XX市XX县区在农村、社区党员和群众中开展了以“党员和群众代表议事、党员集中学习、村(居)务(财务)公开、电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民主议政日”活动,通过每月定时集中学习、联合上级帮扶部门现场办公等措施,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有效保障了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固原市坚持把党务公开作为公开的重点,以党务公开带动政务、村务和财务公开,要求各乡镇、村普遍实行“五规范一满意”,“五规范”即规范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程序和监督方式,第1页共5页“一满意”即群众对公开的事项要满意。农科院党委在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中,将党务公开的内容细化量化,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范畴,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抓好落实。二是创新选举制度,保障党员的选举权。为了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创新基层干部选拔方式,我们结合乡村换届,积极在乡镇换届工作中推行乡镇副职“三推两考一选”;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全面推行村党支部成员“两推一选”和村委会成员“公推直选”,使一大批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优秀的年轻同志进入了乡村两级班子。一些市、县还在乡村党组织换届中实行“公推”和“公选”,XX市在2006年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中,率先开展了“公推”乡镇党委委员候选人工作,把党委委员由组织确定变为党员公开推荐,通过张贴《“公推”党委委员候选人的公告》,把公推党委委员候选人的职数、资格条件、报名方式、报名时间和地点,事先告知党员群众,报名指定推荐的资格和条件,不内定人选,为符合报名资格条件的党员干部创造了公平公正的选择机会。“公推”党委委员候选人工作改变了过去由组织定调子、代表划圈圈的等额选举办法,使民主决策有了比较、选择的余地,使党员群众全程参与选拔过程,民主权力得到了较好落实。XX县区在村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中推行了公选村党支部书记的做法,依照法规,严格程序,经过宣传报名、笔试面试、考察培训、答辩演讲等8个环节,选举产生了12名村党支部书记。三是完善决策制度,保障党员的参与权。全区各级党组织按照党章和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党委(总支、支部)的议事规则和程序,建立了民主评议党员和发展党员预审公示等制度,积极创造条件保障党员参加有权参加的各种会议,有效保障了党员正常行使权力。对外出务工和年老体弱党员,党组织作出的决议、决定,以及学习方面的情况,按照规定及时向他们通报,使广大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较好地落到实处。XX市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征求意见”的典型做法,建立了窗口单位设置意见箱制度,开通了机关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