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人美版美术二上《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能够发觉、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2.过程方法:通过课余时间收集各种材料,再通过拓印的方法,发觉身边的痕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同学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觉问题,渗透同学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育同学的制造能力。教学重点:在感知中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教学难点:拓印的技巧。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发觉、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2.培育同学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觉问题,渗透同学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育同学的制造能力。教学重点:在感知中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教学准备:彩色铅笔、油画棒、比较薄的纸张。课前准备:收集硬币、钥匙、树皮、毛巾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摸一摸,猜一猜。准备两件质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如光滑的盒子与竹编的盒子;平滑的镜子与粗糙的砂纸,让同学触摸感受实物的质。(蒙住同学的眼睛,让他用手触摸,并猜出是什么东西。)2.看一看,想一想。提示同学,什么人用触觉认识文字,什么动物用触觉探路多认识体会一种功能,感受纹理二、探究练习。1、板书课题。2、找一找,拓一拓。小实物:叶子、钥匙,鞋底,硬币、毛巾。大实物:包装纸,地面,树皮。——请同学们翻一翻自己身上有什么可以拓印的实物,看一看自己的学习用具,可以拓的材料,寻一寻教室里边有什么值得拓印的实物。3、分小组实践探究:可以在教室里找拓印的材料。4、要求:避开大声喊叫,影响他人,使同学心中有他。5、整理材料。引导同学把采集的材料用文字简单地编辑一下,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实物,采集的时间、地点。三、创作表现。1、小组同学共同探讨制作形式。2、感觉过程,找出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课余时间收集各种材料,再通过拓印的方法,发觉痕迹。2.培育同学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觉问题,渗透同学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育同学的制造能力。教学重点:拓印的技巧。教学过程:一、完成拓印1.当你拓完作品,心中有什么感觉?2.看看你的拓品像什么?3.对拓得模糊不清的图案,找一找原因。——实物本身不清楚。纸质过薄、过脆,容易破。4.想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加工,使它更好看。二、制作。以拓品为底纹纸,剪出白色或黑色的图案贴在上面做衬托使用。在拓品后面画出图案,剪下来贴在另一张纸上制成图案建筑、人物、动物、生活用品皆可。三、拓展评价1、你发觉了哪些平常没有注意到的肌理?2、你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你刚刚没有来得及一一去拓印下来?3、这些拓印下来的有趣的肌理效果还像什么?还可以组成什么?4、谈谈自己的感受、联想。附送:2024-2024年人美版美术二上《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案设计[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使同学学会简单的拓印方法。2、开阔同学的眼界,了解多种绘画形式,丰富绘画手段。3、培育同学形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拓印方法。[教学难点]用实物纹理组织画面。[教具准备]铅笔、油画棒和蜡笔、树叶等实物。[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组织纪律,将材料和工具摆放有序。二、讲解拓印。老师演示与同学体验同步进行。同学与老师演示做法相同:将薄纸蒙在有纹理的实物上。拓印时,左手伸开,手指用力按住薄纸。右手指按遍薄纸,使纹理凹凸分明。任用一色蜡笔,轻轻均匀磨画,印出纹理为止。三、组合实物。1、看实物的形状,想这些形状的实物能组合成什么形象呢?2、试着拓印一些纹理。四、同学作业。1、摆实物。2、蒙纸。3、拓印。五、小结。整理用具,材料。展示较优秀的作品。鼓舞同学下课寻找事物拓拓,玩玩。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评上节课作业。展示拓印纹理清楚、完整的作业。三、同学继续作业。提出要求:选与上节课纹理不同的实物进行拓印,并且添加背景、装饰。拓印:根据上节课的经验,用不同色的油画棒一部分地一部分地拓印纸下面的实物的花纹。每一部分都拓的花纹清楚。添画:在拓印完的画面上,用油画棒加几笔使画面中的形象完整,画面形成一体,并富有个人特色。四、展示优秀作品,鼓舞同学尝试多种绘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