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苏教版音乐二下《鸭子拌嘴》教案教学内容:1.唱:《数鸭子》2.听:《鸭子拌嘴》教学目标:1、然清楚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数鸭子》,能用唱名跟老师模唱该歌歌谱,并背唱这首歌。2、通过欣赏《鸭子拌嘴》,感受打击乐器用不同的节奏与速度演奏时,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音乐情绪与音乐形象,并能有所描述。教学重点:能有表情地背唱《数鸭子》。教学难点:感受节奏与速度对乐曲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同学听音乐《数鸭子》进教室入座2.安定情绪,师生问好。二、学习乐曲《数鸭子》1.听录音范唱师:上节课,我们在小院里看到了那么多的巧嘴巴,喧闹的气氛引来了一群鸭子。瞧,它们过来了。听录音范唱,熟悉旋律,整体感受歌曲。2.有节奏地跟老师读歌词,并用动作模仿鸭子的形象。【设计意图】:在熟悉歌词内容的同时,为以下的表演唱做准备。3.同学随着《数鸭子》的范唱乐反复学唱歌曲,并随歌曲自由律动。4.分组演唱两段歌词,并交换演唱内容。5.跟老师模唱歌谱。6.背唱这首歌,并请同学上台表演唱。【设计意图】:以不同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巩固歌曲的教学。三、鸭子拌嘴(打击乐合奏)1.初听乐曲,初步整体感受乐曲形象。导入:这么多活泼的鸭子我们数也数不清,哎呀,现在它们又在干嘛呀?师:听了这首乐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总结:原来鸭子们在拌嘴呢,导出曲目《鸭子拌嘴》。【设计意图】:同学在描绘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培育了同学的音乐想象力。老师在同学的发言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出欣赏的题目。2.复听乐曲用动作模仿鸭子拌嘴,体验速度与节奏的变化对乐曲的重要性。同学分成几组,边听音乐,边想象自己就是那群鸭子中的一只,随着音乐的进行用动作来模仿鸭子拌嘴的情景,并对有创意的动作小组予以激励表扬。附送:2024-2024年苏教版音乐二下《鸭子拌嘴》教案1一、教学内容:1、了解打击乐器的构造、演奏方法、音色特点。2、欣赏音乐《鸭子拌嘴》。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摸、听、玩、画、说、想等活动,初步了解打击乐器构造的演奏方法和音色,通过欣赏,理解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2、技能目标:通过敲、玩,培育同学动手操作能力和音色听辨能力,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节奏不同的音;提高音乐欣赏力;通过说、想、画,培育同学想象力,制造力、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培育同学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通过讨论、创编、表演、评价等过程,引导同学用手中的乐器走进生活,提高同学感知美、制造美、表现美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用打击乐表现音乐,培育同学的制造能力。2、听懂音乐,培育语言表达能力、想像力。四、教学准备:打击乐、各种头饰、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笔、纸。五、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激趣导入1、师播放音乐《凤阳花鼓》,并带同学做律动。生演唱《凤阳花鼓》,并做律动。2、认识乐器:同学分小组认识民族打击乐器,看看、摸摸、敲敲、听听。总结乐器特点。组与组之间进行“采访”。(打击乐器:鼓、小镲、水镲、锣、木鱼、碰铃、双响筒)(满足同学好奇、好动的心理,产生“我想学”的欲望)(二)主动探讨,巧妙点拨1、游戏:“找朋友”。2、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同学听音乐找朋友,引导同学提出问题,探讨问题。生看课件,看自己手中的乐器,展开讨论,提出问题。(用卡通画制作的课件分别出示四类乐器的动画、音效。)(同学在游戏中辨认了各种乐器。)3、老师及时解说打击乐的演奏方法。4、师引导同学联系生活,用语言来描绘声音或用手中纸笔画出声音,表现乐器声音的特点。生会用不同的答案,如木鱼的声音,有的讲象水珠落在石头上的声音。(师不断鼓舞,启发同学想象。)(三)巧做伴奏,寓教于乐为歌曲“凤阳花鼓”做伴奏。(四)指导欣赏,表现自我1、师播放音乐片断问:“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生初听片断,回答问题。2、师播放鸭子走路的片断和快板部分,引导同学用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问:乐曲表现的是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符合同学好动的心理,老师不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来束缚同学的思维。)3、同学集体表演。4、师播放全曲,同时播放多媒体动画。(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