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妇女发展则整体情况调研]妇女权益保障法调研主持词报告网权威发布十二五期间妇女发展则整体情况调研,更多十二五期间妇女发展则整体情况调研相关信息请访问报告网。十二五期间,**市把妇女事业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快速崛起”的要求,大力推进“工业强市、产业立市”的战略,积极抢抓**沿海开发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重要机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妇女事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了男女平等就业,保障了广大妇女享有合法权益,促进了妇儿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基本工作(一)实施积极的扶持政策,促进妇女就业创业五年来,我市制定并实施了积极的扶持政策,对妇女给予更多的关注,特别注重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多措并举,引导和帮助妇女就业创业。一是招聘推介帮扶就业。开展“迎三八架金桥”等专场招聘活动,为下岗妇女、返乡女工、高校女大学毕业生送信息、送岗位。在2015年新增就业8.06万人中,妇女就业达到3.92万人,占新增就业总数的48.6%;二是政策扶持援助就业。积极开发保洁员、民政协理员、劳动保障协理员、计生协理员等适合妇女的公益性岗位,累计安排就业困难妇女就业2754人;加大对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引导,增加农民收入,今年以来,新增农村妇女劳务输出就业0.72万人。三是典型引领推动创业。仅2015年就举办“创业咖啡”活动9期,为223名女性创业者宣讲了创业理念、分享了创业经验、解读了创业政策;举办“大学生村官培训班”4期,解决了46名女大学生村官想创业缺技能、想创业缺项目、想创业缺资金等难题;举办“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评选、“创业标兵”评选、“十大最美创业者”评选等活动,树立了女性创业者创业信心,激发了女性创业者创业热情。今年以来,成功创业人数12588人,第1页共3页其中女性4233人,占总数的33.63%;创业带动就业人数35990人,其中女性10514人,占总数的29.21%;享受创业服务人次45628人,其中女性15547人,占总数的34.1%。(二)加强执法监督与社会引导,切实治理用工性别歧视五年来,为了做好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治理工作,我市始终坚持以执法监督与社会引导相结合,逐步解决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一是不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将性别歧视监查工作贯穿于各项劳动力市场治理全过程中,严格执行《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二是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要求除法律规定不适合女性工种和岗位外,任何单位在录用人员时不得以性别或变相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性或提高女性录用标准。三是依法查处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的性别歧视行为,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或以其他方式变相限制女性结婚、生育等,实现“性别歧视”治理常态化。四是加强对女职工权益保护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正确引导全社会对用工性别问题的相关舆论,逐步消除用工性别歧视。(三)依法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全面落实男女同工同酬五年来,为了更好地做好我市劳动力市场中男女同工同酬的落实工作,我市各级人社部门在乡镇、社区配备了劳动关系协调员,积极做好劳动标准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讲解、咨询等工作,加强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管理,提倡男女平等就业,着力消除性别岐视,保障男女同工同酬,增强女职工自我维权保护意识,提高企业守法意识,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同时严格执法,及时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促进男女同工同酬落在实处,保障女职工的基本权益。(四)健全组织和制度建设,保障女职工劳动权益五年来,我市进一步健全女职工组织建设,完善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制度,切实维护广大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一是推动女职工组织的基本覆盖,坚持“三同步”原则,即基层女职工组织与工会组织同时筹备、同时组建、同时报批,最大限度的将女职工尤其是女性进城务工人员、劳务派遣工吸纳到工会女职工组织中来。坚持培训指导,提升女职第2页共3页工组织的履职能力。二是健全完善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制度和工作机制,依法推进女职工专项合同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