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美国经济学家P.德鲁克在《世界工业发展与挑战》一文就认为世界大工业的迅猛发展,除了技术因素外,就是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而负债经营则是大企业崛起的共同经验,其特点表现为:举债发展。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求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增强其自身经济实力。如果将企业看作一个生命个体,那么维持其正常生命活动的血液便是资金。而目前许多企业的自有资本并不足以支撑起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为此,它们必须经常到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上去筹集资金,主要是以借入的方式去筹集资金。而且由于财务杠杆效应的存在,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举债经营是一种非常有利可图的事情。于是,绝大多数企业都以举债经营作为基本的经营政策。在负债经营的指导思想下,企业很难做到资金需要由自有资本解决,而通常是由短期和部分长期债务来承担的。本文关于负债与经营风险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流动资金的需要是负债筹资的主体,企业可以在长期资本市场中以普通股或长期债务的方式筹集到长期资本,但是,由于长期负债的特点,特别是资本成本和流动资产特有的波动性决定了企业不可能将全部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以长期资本来解决,通常只能解决流动资产中的一部分,那么,随生产经营情况而不断变动的流动资产需要的一部分资金,只能依靠短期筹资即流动负债解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临时性的原因会使企业进行短期筹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给“流动负债”下了一个严格的定义,流动负债是那些在一年内到期的债务,非流动负债则指偿付日在一年之后的债务。投资者和分析家将负债按流动与长期分类是为了确定企业的流动性。而当企业为其短期负债进行再融资时,负债的性质可能改变。这种情形下FASB认1为企业应遵循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所要求的方法,即只要再融资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完成的,这一负债就应被定义为“流动负债”。筹资渠道体现着筹资的资源和流量。短期筹资的渠道从性质上讲与长期筹资无大差异,同样包括国家、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其他企业、民间个人等所拥有的资金。短期筹资的必然结果是招致相应的流动负债。绝大多数情况下,短期筹资将会导致具有明确日期和金额的流动负债;在少数情况下,如果采用票据贴现或转让融资,应收帐款让售融资,短期筹资的结果是形成某种形式的或有负债,这些或有负债仍然属于流动负债。本文首先对负债和经营风险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从时间标准和负债清偿方式对负债进行界定,同时还谈到了流动负债的渠道方式以及流动负债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的优势;其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负债经营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资金利润率不高和债权安全;同时对流动负债与经营风险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叙述,最后指出了负债经营风险的三个特征:相伴性、速增性和突发性。第二部分,根据资本结构理论和企业负债经营的前提条件,结合案例对企业的负债比例及偿还能力进行了分析,详实地论述了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推出了企业合理负债比率的确定模式,深入的分析了负债经营的好处,认为负债经营:(1)可以减少负债成本,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2)可以减少债权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控制;(3)可以增加公司再次获取负债的能力;(4)风险小,符合经营和财务上的稳健性原则和(5)有利于现金的平衡流动与资金的充分利用。在分析负债经营好处的同时,指出负债经营也会带来风险:(1)由于短期负债的成本不能资本化,对于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业绩有一定的影响;(2)应付账款的大量存在有可能对企业的声誉造成影响;(3)加大公司的理财难度;(4)应付利息的大量存在有可能动摇股东对公司的信心。第三部分,通过对负债经营和风险的分析,指出了企业当前应该采用的负债经营风险评价体系,提出了衡量负债经营风险的五个指标:(1)营运资金;(2)流动比率;(3)速动比率;(4)现金比率;(5)剔除抵押等情况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然后进行案例研究,以此来说明上述五个指标的应用。在2此基础上推出企业负债经营预警模式。最后,在结论部分,对负债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