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检验检疫局行政处罚工作程序为规范本局行政处罚工作,推进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国家质检总局《出入境检验检疫行政处罚程序规定》(85号令)等法律、法规、规章和省局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局行政处罚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工作程序。一、职责分工(一)局法制与综合业务处(以下称法综处)是行政处罚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立案审查组织调查、组织听证、处罚审查、制作处罚文书、案卷整理归档等工作。(二)局各涉及行政执法的业务部门(以下简称各业务部门)负责立案申请、协助调查等工作。(三)调查人员负责调查、取证、提交调查报告、提出处罚建议等工作。(四)局案件审理委员会(以下称局案审委)负责涉案货值金额100万元以上、复杂、疑难案件的审理工作。(五)分管法制工作的局领导负责立案、强制措施、案件处理等审批工作。(六)局党组负责需要听证案件、不予处罚案件、复杂案件的审批工作。二、工作流程图三、工作程序(一)立案1.各业务部门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有违反检验检疫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认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在发现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申请立案。2.立案应填写《行政处罚案件立案审批表》并附违法证明或记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法综处审查。立案审批确定调查人调查取证调查报告处罚建议处罚审查处罚告知处罚决定送达结案报告上报、归档陈述、申辩听证程序执行立案申请3.法综处应自收到立案申请后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提出是否立案的意见,报分管局长审批。4.案情重大,案值金额超过300万元以上的,应当报请省局管辖。其他复杂、疑难、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或者由省局管辖更有利于违法案件查处的,经请示局长同意后,可报请省局管辖。5.法综处经审查后发现案件不属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管辖,需要移送有关部门处理的或者发现案件不属于本局管辖,需要移送其他有管辖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应在报请局长同意后,在10个工作日内予以移送。移送时应当填写《案件移送函》,并将移送回执存入案卷。6.对批准立案的案件,根据需要可以向有关当事人发送《立案通知书》。(二)调查1.在决定立案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由法综处确定两名以上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案件调查人员,组成案件调查小组。2.调查取证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两名并应当向被调查人出示执法证件,必要时可以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发《调查通知书》。3.调查人员应当对案件事实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调查,取证的内容包括:违法行为的主体、违法行为的事实经过、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后果等。调取的证据应当是原件、原物。调取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由提交证据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复制品上签字或者加盖公章,并注明“与原件(物)相同”字样或者文字说明。4.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调查询问时,应当制作《调查笔录》;现场勘验的,应当制作《现场勘验笔录》。《调查笔录》和《现场勘验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被调查(检查)人在笔录上签字或按指纹确认。调查笔录如有修改的,被调查人应在修改处签字或者加按指纹。被调查(检查)人拒绝签字或者按指纹的,应当由2名以上调查人员在笔录上签字并注明情况。有见证人在场的,可以请在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5.符合《出入境检验检疫查封、扣押管理规定》,需要采取登记保存、查封、扣押、封存等措施或者需要解除登记保存、查封、扣押封存等措施的,调查人员应填写《行政处罚案件办理审批表》,经法综处审核并报分管局长批准后,向当事人出具《登记保存(查封)(扣押)(封存)物品决定书》或《解除登记保存(查封)(扣押)(封存)物品决定书》并填写《登记保存(查封)(扣押)(封存)物品清单》或《解除登记保存(查封)(扣押)(封存)物品清单》,由调查人员、当事人、物品保管人签名或者盖章确认,并加贴封条或者加施封识。有见证人在场的,可以请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采取登记保存、查封、扣押、封存时,当事人不在场的,应当邀请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由见证人在《登记保存(查封)(扣押)(封存)物品清单》上签名或者盖章,并应当在有关物品的原址附近张贴公告并予以拍照保存。对登记保存的物品,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