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在当前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广州市番禺区公安消防大队王康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在生活当中的不断运用,各类火灾和突发灾害事故日趋增多,事故性质和处置方法日趋复杂,消防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日益艰巨的灭火救援任务,消防部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技战术训练不断提高部队灭火救援的实战水平。然而当前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工作存在着诸多不适应形势和任务需要的方面,影响了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发展。一、警力不足与任务繁重相矛盾由于受编制限制,目前消防部队普遍存在着警力不足的现象,而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面火灾和抢险救援任务日渐繁重,任务与警力的矛盾也日渐突出。以广州市为例,目前消防官兵编制为1277人,现有1100多人,6个大队,27个中队,这与广州市的土地面积(7434.4平方公里)和人口总量(875.9万)对消防工作的要求极不相称,加之现代火灾情况繁杂,各种现代灾害事故,如化学危险品泄漏、建筑物倒塌、爆炸等比例不断上升,现有的灭火救援警力不足,补充缓慢与任务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着力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势在必行。二、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和财政投入不够《消防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条规定:“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虽然国家已从法律上规定了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对责任,但没有明确定量的标准,在实际的动作中没有将消防工作真正落实到位。没有像国外明确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对消防的投入为政府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多少。因而,导致我国在当前消防经费的投入仍然有很大的缺口。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技术装备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近年来,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急剧调整、新旧体制交替并存的社会转型期。在这一特殊时期,社会工作中显露出了有些地方重经济发展,忽视消防安全,不注重消防投入,城镇消防规划未落实,消防通道堵塞,公共消防设施欠缺等现象。目前番禺区消防站规划、城市消防供水、消防技术装备远远达不到《城镇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要求,我区应建立8个消防站,而现有2个消防中队,尚需规划建设6个。番禺区辖区范围广,有的乡镇离消防队有50多公里,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队到达现场至少45分钟,远水救不了近火,不能达到十五分钟消防时间达标率。此外,车辆器材装备是消防部队参与灭火救援的重要武器,随着近几年省市政府投入的加大,消防部队的器材装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从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的现状来看,还不能与之相适应,就番禺区而言,目前有重点单位1200多家,有京珠、广深等高速公路,以及珠江水道等水运通道,现有的力量远远不能胜任各类抢险救灾工作的需要。四、社会相关救援力量相对独立,协调不够我国目前的社会抢险救援力量主要有公安110、消防119、救护120和交通122以及供水、供电、通信部门的事故处置和抢修机构等等。它们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都发挥了很大的社会作用,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但在实际的救援过程中却不能有效地协同配合,暴露出体制上的弊端。在抢险救援工作中,110的社会抢险救援的承诺比119早,但实际上110因缺乏专业救援装备和专业救援人员,无法完全完成抢险救援任务,往往是他们到场后因没有装备和专业人员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不得不传警到110指挥中心,最后还是要119的力量前去救援。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一般都是先报122,如果发现有人员被困等其它险情,才求助119。这样既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又耽搁了救援的宝贵时间。110、119、120和122在接警系统和指挥中心建设上基本是各自为政,单独规划,更谈不上联合建设,分散管理,缺乏统一组织指挥和综合协调能力,平时无法进行必要的合理调度导致在大型灾害事故抢险时,难以形成有效战斗力。五、消防队员素质不能适应现代条件下的抢险救援需要基层指挥员水平偏低,缺乏专业技术,难以带出过硬队伍。过去部队训练面窄,内容较少,中队干部随队训练力求达到“四会”教练员的要求,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