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适用性问题研究摘要: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在全球泛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产生最严重的衰退。会计工具使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模式,它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使金融危机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大,充分暴露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模式的缺陷。本文初步研究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适用性,对公允价值的内涵及特征做出分析,并指出了其理论存在的弊端,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提出进一步完善,对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经营成果做出真实的反映。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计量;适用性;问题研究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在全球泛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产生最严重的衰退。人们在指责房地产和金融资产泡沫破裂的同时,也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弊端做出认真的反思,即资产价格的顺周期性有助于资产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偏离了资产的内在价值。人们曾经预测公允价值是目前最优质、最合理的计量模式,但在这场危机中,公允价值充当了“经济杀手”的角色,并促成了这场危机的产生。因此,人们在期待经济复苏的同时,人们也更加渴望找到一种会计计量模式,具有更加合理、更科学的特点,使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经济的负影响得到消除。一、公允价值计量的特征及优点公允价值,英文为FairValve。所谓公允价值是指以市场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与传统的计量模式相比,公允价值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更重视资产和负债的实际价值,导致公允价值随账面价值的变化。公允价值的这种变化是通过比较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而产生的,从而影响所有者权益,这表现在损益与权益的调整上。公允价值用于衡量资产和负债情况,由于反映了资产和负债的当前实际价值,基于公允价值反映的会计信息为债权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相关和有用的信息。它使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得到极大地提高,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欢迎。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已经成为国际会计的一种流行趋势,是国际会计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美国等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发布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特别是对于能够获得公允价值的交易或事项中,都将公允价值作为一个重要甚至是首选的计量属性,使社会公众对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得以提高。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适用性的障碍和历史成本法相比,公允价值计量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但是其顺周期效应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其对资产的帮助升降效应加剧了巨大的经济波动,从而使金融危机的更加深入和广泛。尤其在金融危机的现实情况下,准确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合理性更难以保障。具体说来:(一)、公允价值理论的假设前提很难满足。首先,很难确定交易市场的交易行为是否公平,因为交易的最终结果是损益,也很难确定哪一方是公平的;其次,交易的双方也很难确定他们熟悉哪个人作为交易对象。实际上,市场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性,一方总是需要比另一方知道更多的信息。此外,很难定义众所周知的定义和实践中众所周知的程度的比较。第三,交易市场总是有强者与弱者。市场参与从来都不公平,理想的市场交易环境和公允价格很难在真实的市场中得到体现。换句话说,理想的市场离真正的市场还十分遥远;(二)、公允价值反映的利润不真实。反对者认为会计必须衡量过去的事项,而不是衡量未来将要发生的事项,否则,财务会计就转变成财务预测。公允价值理论把实现不了的公允价值变动记录为利润,这违反了权责发生制,其为会计核算最基本的原则;(三)、公允价值不能提供与收入、费用相配比的,经营成果的相关信息也不能确定;(四)、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值得怀疑,持续经营是会计计量的前提,如果公司被出售,它显示出清算价格而不能显示出市场价格,其计算出的损失和利益没有参考价值;(五)、公允价值提供的信息没有相关性,公允价值会计的脱手价格信息只有在清算公司时才具有相关性的特点,但是企业继续盈利的话,公允价值会计提供的脱手价格信息也不具有相关性;(六)、利润反映不科学。如果用市场价格衡量存货的话,它所反映的销售利润为零。因此,价格变动变成了会计核算的焦点,阅读报表阅读的人不仅会无法获取真实的信息,自然也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