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地方志办公室年度工作计划范文1.深入推进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加大职能整合力度,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根据实际需要对政府部门的职能配置和机构编制做出调整,按要求做好政府各部门“三定”规定的审核工作,确保6月底以前全面完成机构改革工作任务,确保改革后机构数量、领导职数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2.建立健全政府权力清单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定期更新和维护好“两单”;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各部门权力的运行,实现“政府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和安排,xx县直有关单位做好政府权力清单网上运行平台的建设和应用。3.统筹推进单位改革,按省、市要求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适时启动行政类、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做好事业单位撤并整合工作。4.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工作,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新模式。事业单位年度报告率达92%以上。5.配合做好乡镇综合体制改革,整合、优化乡镇涉农机构,推进基层涉农站所体制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6.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管理,强化机构编制的约束机制,加强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用编计划管理工作,统一实行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流动前置性编制审核制度,及时更新和维护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7.进一步巩固和提升2014年集中开展的网站开办复核和标识挂载工作成果,建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站开办审核和网上名称常态化管理的工作机制。为进一步推进包家乡扶贫开发工作,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相关要求,特制定2015年度扶贫开发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20**年,全乡扶贫开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县系列扶贫工作会第1页共3页议精神,坚持精准扶贫、突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坚持部门联动、合力攻坚,围绕“四年实现脱贫,五年同步小康”的扶贫总目标,力争2015年全乡贫困人口发生率减少至20%以下。二、具体措施(一)认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1、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一是精准建档立卡。继续加强贫困建档立卡识别的科学性,扎实做好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坚持“两必进五不准入”的原则。贫困村识别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贫困人口一年一调整,贫困村三年调整一次,鼓励提前脱贫。做到有出有进,进出有据,动态管理。二是精准贫困类型。坚持分类指导,对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全乡各包保单位以及包保责任人要逐村逐户进行走访了解,分析致贫原因,因户定策。2、精准工作力量到村到户。全乡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2个一般贫困村全面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的定点帮扶制度。每个村落实帮扶单位,派驻扶贫工作队,每个贫困户明确帮扶责任人,并依据每年建档立卡进入和退出人员情况进行调整,做到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建立扶贫调度机制,强化调度督查,每月调度全乡4个扶贫工作队工作,每两个月调度2个贫困村工作,每季度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议。各结对帮扶单位和干部要定期进村入户,根据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具体实际,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帮扶目标和措施,按照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大力提高结对帮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3、精准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一是精准产业扶贫项目。通过精准识别贫困类型,通过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对有发展意愿且具有生产能力的扶贫户,安排每户不超过2000元的规模资金,通过帮扶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帮助扶贫户选准发展项目,由贫困户申请、村汇总、乡审核公示后报县级相关部门审批后实施。二是实施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建档立卡贫困村和一般贫困村贫困人口聚集的地区,要制定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第2页共3页规划及分年计划,选准选好基础设施项目,乡将在项目和资金上优先安排。三是进一步规范互助资金管理。对上积极争取拓展互助资金规模,严格控制互助资金发展范围,保障互助资金优先用于产业发展,真正发挥资金互助、农户增收的目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