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互联网咨询业通过朋友介绍,记者联系上了一家互联网咨询公司的业内人士,通过访谈,相信大家能更清楚目前国内互联网咨询业的现状和问题。由于该人士要求,本文隐去其公司和其名。不认可目前的互联网咨询公司观点:我相信中国目前的企业找咨询公司也很大程度上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反正就我所知,没有哪家真正采用,我看倒像是资料整理,比剪报公司专业一些的资料分析。记者:目前从事互联网咨询业的公司中,您比较认可的有哪些?答:目前,我了解的几个并认为有实力的是BDA,赛迪和国际几大咨询公司,BDA做的还可以,赛迪目前还不行,以后应该可以,关键在于机制。AC等咨询公司力量很强,但与中国有些距离。记者:赛迪等公司都有一定的行业背景,但是总体看国内的互联网咨询公司更是是打个人招牌,整体的资源和操作能力不能让人苟同。所以才认为“别对目前互联网咨询业抱太大希望”。但是这确实是一个有前景,有很好商业模式的行业。答:咨询业需要沉淀和方法论等一整套的体系,现在国内这些差了不少。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咨询业最多做到一个旁观者清,如果真能看清局,那肯定自己做了。不过,我相信中国目前的企业找咨询公司也很大程度上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反正就我所知,没有哪家真正采用,我看倒像是资料整理,比剪报公司专业一些的资料分析。记者:没有多少家采用?这是你在这个行业的感受与体会吗?答:我们这里做的一般应该属于行业性报告,所以没有什么实际操作意义,美其名曰战略咨询,其实就是绕开操作这个无底洞。就咨询公司而言,其实很多时候也是被人用来作为托词或是斗争工具。在国内,真正能实际操作的咨询项目不多,象卖肯锡为首刚做的400万的项目完全是一个笑话。记者:麦肯锡在国内也要绕开操作这个实质性问题吗?答:麦肯锡属于战略性咨询,也就是互联网实验室对自己的定位,一般不做实施操作性的管理咨询。不过他现在已经什么都做,大小兼收。普华、德勤、安盛属于管理性咨询,偏重于财务或ERP方面。缺乏积累,问题多多缺乏行业经验,也没有合适的人进来。咨询需要一种积累,这不是说一定要有各种行业工作经验的人,而是说公司要对定位行业的情史有一个庞大的数据支持库,还要求很严格的人才素质。记者:如果仅是像有些人说的一样:从国外剪下来经验教训,然后贴起来卖给国内的网站。这就是目前大多数互联网咨询公司的业务浓缩吗?你自己认为这个行业应该怎样操作才名符实呢?答:我认为咨询需要一种积累,这不是说一定要有各种行业工作经验的人,而是说公司要对业务定位行业的情况有一个庞大的数据支持库,象国外的大咨询公司在招聘人时,你可以是任何专业,但要求很严格的个人素质,然后经过系统培训,使你可以最快速到掌握和理解知识,还要教给你久经考验的方法论,公司本身还有有完善的学习和知识共享氛围,使知识是滚雪球一样增长。我想,就目前来看,互联网咨询公司应该做的是使互联网回归理性。记者:贵公司从开业到现在,可圈可点的案例有哪些呢?答:我认为一个都没有。记者:但是以目前国内茫目的建网情况看、传统企业要想触网的情况看,这是个大市场呀。而且,贵公司还有一些国外的分公司呢!答:这就是一个矛盾,大市场在传统产业,可是离他们太远。我们公司在国外的分公司只有一两个人。记者:为什么说传统企业离互联网实验室远了点呢?这是给予战略的有力需求对象呀?答:自己没有能力接,缺乏行业经验,也没有合适的人进来。记者:据所知,贵公司是有国外公司投资的。而互联网咨询公司拥有一个不错的商业模式,应该不会竹蓝打水的下场,只要精选一些行业,比方说资金雄厚的,企业利润高的,能尽快运用互联网这个工具赚钱的。应该有人愿意投资的。答:我们公司的资金也很有限,而且人员流动太厉害。行业需要有经验,而他们又只看着国外,和国内合作太少。并且,我一向认为,国有大公司的领导人素质很高,也很有眼光,特别是能想到电子商务的。所以只要能做,他们完全可以做好,而且他们会选择很符合自己业务的部分入手。而中国的咨询公司里,有ERP等技术系统实施经验的人太少了。记者:IDC、麦肯锡也不是一日就做到这么大的。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