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计划一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一)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程度经**年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统计,**年底**总人口1719.10万人(不含兵团),其中农村人口1115.71万人,占总人口的64.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547号)的规定,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评价内容为供水水质、生活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四项指标中有一项指标低于“基本安全”最低值,视为“不安全”。统计到**年底,全区农村总人口1115.71万人中达到“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为541.2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9%,“饮水不安全”人口574.4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1%。在“饮水不安全”的574.45万人中,饮用水质不达标的人口398.98万人,占69%(其中:饮用氟超标93.54万人,占16%;砷超标7.75万人,占1%;苦咸水147.92万人,占26%;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的有38.95万人,占7%;细菌学指标超标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的有65.24万人,占11%;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的有18.67万人,占3%;其他饮水水质问题的有26.91万人,占5%);饮用水量不达标的有37.11万人,占6%;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有100.8万人,占17.55%;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有37.56万人,占6.54%。。(二)农村供水设施情况1、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截止到**年底,**已建成并正常运行的集中供水工程有3087处,日供水能力64.41万m3,受益人口694.07万人。其中,供水到户633.96万人,占供水受益人口的91.34%,供水到点受益人口60.11万人,供水受益人口的9%。2、分散式供水基本情况第1页共10页**分散式供水工程按供水方式分有设施供水和无设施供水两种。有设施供水是指一户或几户为单元,用井(手压井、筒井、曼苏尔井、大口井)、引泉等设施供水;无设施是指直接取用涝坝水、河水、渠水、坎儿井水、泉水等。**分散式供水总人口421.6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8%,其中有供水设施人口167.12万人,占分散式供水人口的40%;无供水设施饮水人口254.52万人,占分散式供水人口的60%。二**以来农村饮水工作成就(一)**期间饮水解困、氟砷改水、饮水安全项目完成情况截止**年底,**共计完成总投资66858万元,其中:国家专项45800万元,地方配套21058万元。建成水厂579座,铺设供水管道21059公里,解决了1512个村230.47万人的饮水困难及氟砷等超标水问题。其中:一期饮水解困完成总投资34386万元,国家专项22900万元,地方配套11486万元(含抗旱应急500万元,5.09万人),建成水厂296座,铺设供水管道10290公里,解决了120.27万人;二期饮水解困完成总投资14775万元,国家专项9600万元,地方配套5175万元,建成水厂170座,铺设供水管道3397公里,解决了48.21万人;氟砷改水完成总投资17697万元,国家专项13300万元,地方配套4397万元,建成水厂114座,铺设供水管道5418公里,解决了61.99万人的改水问题。还有19.05万人在**年年底已全部完成。(二)**~**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情况**~**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要解决遍布全疆14个地州和自治区6个直属农林牧场共50.2万人的饮水问题,其中氟超标31.45万人,砷超标8.98万人,苦咸水3.97万人,缺水5.8万人。共计投资1907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2048万元,地方自筹7028万元。(三)**期人畜饮水完成的主要工作饮水解困工程实施的五年是我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历史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规模最大、工作最扎实、效果最好的五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使我区的第2页共10页农牧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取得了“小工程、大政德”的政治效果,也是我区农村水利工作的一个里程碑。1、调整领导机构,签订责任状**年3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又对原改水防病领导小组成员及办事机构进行调整,将“自治区改水防病工作领导小组”改为“自治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2、做好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贯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水利部有关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文件精神,水利厅会同计委、卫生厅于2001、2002年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