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班子问题思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新形势下,如何把**村党支部建设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成为实现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带路人”,这是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的大课题。最近,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到各**镇**村中去,通过发调查表、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形式,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探索**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新路子。现对我旗**村党支部班子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提出粗浅的看法。一、**村党支部班子的基本情况我旗辖15个**镇,488个**村,组建了478个党支部,农牧民党员有12101人,选配了党支部班子成员1801人。从**村党支部班子现状看,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领导班子有合力。从总体上来看,各**村级党支部领导班子比较团结坚强,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能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群众中,出色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能带领群众致富,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有一定的群众威信。从全旗478个**村党支部分类排队看:好的有203个,占42.5%;比较好的有215个,占44.9%,一般软弱的有60个,占12.6%。(二)班子结构较合理。近年来,我们通过加大农村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力度,积极推行“两推一选”,进一步优化了**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结构。在全旗**村478个党支部中,共选配了1801名党支部班子成员,平均每个支部3--5名,班子没有缺员现象。党支部班子成员呈现老、中、青相结合,年龄结构日趋合理,文化程度有新提高。在全旗**村党组织的1801名干部中,年龄35岁以下的有345人,占19.2%;36—45岁的有865人,占48%;46岁以上的有591人,占32.8%;大中专以上文化的有143人,占8%;高中文化的有817人,占45.4%;初中以下文化的有841人,占46.6%;全旗478名党支部书记中,年龄35岁以下的45人,占9.4%;36—45岁的246人,占51.5%;46—55岁的161人,占33.7%;56岁以上的26人,占第1页共5页5.4%;大中专以上文化的有50人,占10.5%;高中文化的233人,占48.7%;初中以下文化的195人,占40.8%。(三)领导地位较巩固。近年来,我旗一直把选好配强村级党支部领导班子作为关键工作来抓,对“弱软散”,群众威信低的作为后进班子来整顿,把一些有文化、有能力、有威信的党员选进班子,为**村级两委选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去年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全旗共选出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31人。(四)政治素质比较好。近年来,我旗切实把**村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摆上了重要位置,扎实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举办农村干部学习教育培训班,不断提高了农村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提高了驾驭农村工作能力,能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大多数干部都能勤政廉政,遵纪守法,工作表现好。二、**村党支部班子的存在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由于农村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文化基础薄弱,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的落后思想还根深蒂固,一些封建残余势力和村民自治是民主化的影响,**村级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是:(一)综合素质偏低。部分班子成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工作能力差,班子不能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从全旗**村党支部的478名支部书记情况看,年龄55岁以上的有26人,占5.4%;初中以下文化的有195人,占40.8%。在这些干部中有的思想陈旧,缺乏开拓精神,工作方法老一套,“穿新鞋,走老路”,工作打不开局面。(二)配合不够默契。有的在村委会选举中互相竞争,或者新老干部之间互不服气,导致班子内部不团结,互相拆台,各自为政,内耗严重。全旗**村级组织中,“两委”关系不协调的有30个,有的关系很紧张,**村书记、主任互不服气,互拉山头,互相攻击,工作被动,班子处于涣散状况,各项任务完成较差。(三)工作碍于情面。有些村干部怕换届选举丢失选票,第2页共5页怕得失党员群众,工作留步,处事留路,不敢抓、不敢管,甘当“好人”,工作停滞不前。有些群众越级上访也不敢站出来处理,村干部不闻不问不敢管。(四)缺乏创新意识。一些村干部的发展意识差,不思进取,按部就班,特别是发展集体经济上欠思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