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6页1.9煤矿热害及其防治技术应用现状1.9.1煤矿热害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煤炭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煤炭产量日益增大,浅部煤炭资源越来越少,世界各主要采煤国家相继进入深部开采。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温也随之升高。德国和俄罗斯的一些煤矿开采深度已达1400~1500m;南非卡里顿维尔金矿开采深度达3800m,竖井井底己达地表以下4146m;加拿大超千米的矿井有30对,美国有11对。我国煤矿目前的开采深度平均每年以8~12m的速度增加,采深超过1000m的矿井已有数十对,沈阳采屯煤矿开采深度为1197m、开滦赵各庄矿开采深度为1159m、新汶孙村矿为1059m、北京门头沟开采深度为1008m、长广矿开采深度为1000m。据世界各地的测量资料,全球平均地温梯度约为3℃/100m。据我国煤田地温观测资料统计,百米地温梯度为2~4℃/100m,已探明的储量中,1000~2000m深处的煤炭储量占总储量的53.2%。根据2001年有关统计,我国已有130多对矿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热害,全国煤矿中采掘工作面气温超过30℃的高温矿井有88座(不含年产量30万吨/年以下的矿井),其中30-32℃的有31座,32-35℃的有37座,35℃以上的有20座。按我国行政区域划分:华中地区有18座,其中以平顶山、丰城和许昌为代表;华东地区有39座,其中以两淮、兖州、新汶、徐州(含大屯)和巨野为代表;华北及东北有26座,其中以峰峰(邯郸)、邢台、大同、开滦、铁法、北票、抚顺、辽源和鸡西为代表;其它地区(湖南2座、甘肃1座、广西1座、福建1座)5座,据最近有关资料,西北的新疆地区煤矿也存在矿井高温热害问题。综上,矿井热害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与矿井瓦斯、火、粉尘、矿压、水并列的六大灾害之一,热害已严重了影响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工作效率和矿山经济效益,甚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2页共16页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6页1.9.2煤矿热害的危害1.9.2.1热害对人的危害在高温热害矿井中,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例如,鹤壁六矿回采工作面风温高达32,相对湿度达99%以上,1984年8月30日,1个班就有4名矿工中暑倒在工作地点。平煤集团五矿在1996年6~9月份,井下工人每天都有中暑和被热击的,矿山救护车基本每天叫,最多的一次,一班有8人中暑。新汶矿业集团孙村煤矿2002年7~9月份,采煤工作面正常工作时每班有48人,但实际出勤人数只有5~6人,采煤工作几乎瘫痪,致使三个月的产量没有正常时一个月的高。日本1979年全国调查统计,3040气温的工作面,比低于30时的事故率高3.6倍;南非多年的调查统计,当矿内作业地点的空气湿球温度达到28.9℃时,开始出现中暑死亡事故。气温每增加1℃,矿工劳保医疗费增加8—10%;根据南非的最新统计,在湿球温度32.8—33.8℃下工作的工人,千人中暑死亡率为0.57,表1为南非金矿井下温度与事故率的关系。表1井下温度与事故率的关系作业地点气温/℃27293132工伤频次/千人0150300450在高温环境中,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容易失调,从而感到精神恍惚、疲劳、周身无力、昏昏沉沉,甚至中暑昏倒、呕吐和湿疹等,高温高湿环境使工人的身体和工作能力受到极大的伤害,同时这种精神状态成为诱发事故的原因。第3页共16页第2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6页1.9.2.2热害对机电设备的危害矿井里任何机电设备、电缆均是通过与环境的对流来散发本身所产生的热量,其工作环境温度、湿度超过规定的限值或长期处在限值附近时,必将导致设备散热困难,以致发生设备故障。有关统计表面,气温每增加1℃,井下机电设备的故障率增加1倍以上。机电设备的环境温度要求:我国矿用一般型机电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为≤40℃;矿用隔爆型机电设备的≤45℃。但这并不等于说,只有到了上述限值才会发生设备故障,如果机电设备长期处在上述限值附近,则机电设备故障率将大增。日本通产省的调查统计表明:机电设备在相对湿度90%以上、气温为30—34℃的地点工作时,其事故率比低于30℃的作业地点高3.6倍。这也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