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局电子政务管理工作总结20*年,按照市委的要求,我局创新开展了城乡规划电子政务审批管理模式试验示范工作。经过努力,模式已经顺利完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城乡规划电子政务审批管理模式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规范服务、方便群众、自我约束、廉洁高效”为原则,以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保障,以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质量为核心,以窗口式半文和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核心的规划管理模式。一、工作情况(一)对外实施“窗口”式办文凡受理审批的所有业务文件均从报建窗口进出,报建单位只须将审批文件和必备资料从接件窗口递入,接件窗口录入微机,并发放注明预取件日期和案件查询密码的立案回执后,即可按规定的时限到出件窗口领取审批结果,或使用密码通过局网络、查询电话查询办理情况,申请人和经办人相对分离,中间环节不需申请人参与,而由机关内部协调解决,按法律规定和内部规定程序、时限办理。同时,印制报建须知,对外公布各类业务的办结时限,配备咨询人员现场咨询解答;申请人和经办人相对分离,如需洽谈、会商,均需通过预约窗口或预约电话进行预约安排,填制预约接待卡后,按规定时间在报建大厅洽谈处会商。(二)对内实行自动化办公该系统是网络环境下集成地图处理、流程化业务审批、表格管理、证件发放管理于一体的办公管理系统。从报建到发证的全部业务都通过计算机在网上进行,每个案卷的办理过程均在系统中公开透明。每一个岗位的职责范围、审批权限、业务标准、工作时限都通过计算机程序固定在系统中,系统按职责权限自动划定每个岗位的工作时段,并可以对每个环节、每个案卷自动计时,每个经办人员都必须在规定时段内处理完成并转往下一环节办理。如未能按时完成,系统将对案卷有红灯明显表示,自动记录、予以监督,并发出警告。在系统流程中集第1页共4页中突出处务会、局务会集体决策机制。(三)建立庞大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地形图资料数据库、道路资料数据库、地下管线数据库、各种总规、控规、详规等规划资料数据库、城市用地数据库、建筑数据库、重点项目评审资料数据库等,这些庞大数据库,为未来“数字*”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二、主要举措(一)基本原则1、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该模式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紧紧围绕全市“114421”工程和“五项攻坚行动”为目标,在城乡规划机关率先进行示范工作,努力把该模式打造成精品,做到“可看、可学、可效仿”。2、坚持大胆创新,务求实效的原则。要紧紧围绕“效率年”活动,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电子政务审批系统功能,充实基础数据库内容,及时调整相关程序。特别是围绕规范审批进驻政府服务大厅的要求,细化内容,调整程序,实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3、坚持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的原则。深入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制定总体规划,有效整合城乡规划电子政务审批系统,建设技术支撑平台。进一步提高审批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制度化、法制化水平,确保工作更加公开、更加透明,更加顺畅的开展。(二)保障措施1、组织编制了《*市规划局行政管理手册》并付诸实施。《手册》中包含了总则、行政职能、行政事务、行政法制监督、法规、规划编制程序和业务报建审批程序共六章内容,涵括了行政后勤、行政管理、业务审批等规划局行政办公的所有内容,使规划局的所有工作均进入规范化管理程序。2、实行内部业务审批“两会”制度。即窗口收件后,转到主办处室,处室形成处务会审批意见,转到局长,局长办公会形成最终处理意见批转到窗口出件。3、建立公文跟踪督办制度。由办公室负责,通过自动化办公系统对公文办理情况进行督办。在系统显示黄灯时,即向办第2页共4页文处室发出口头(电话)和电子催办通知;对显示红灯的期满未办结公文,办公室在到期后五日内向办文部门发出《催办通知书》。办文部门负责人将亲自督办,督促承办人在催办期限内办结,并将延误原因、处理意见书面反馈办公室。办公室对被书面催办人员的次数进行登记和汇总,作为对工作人员考核的重要指标。4、建立规划公示、公布制度。明确了各层次规划方案公示、公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