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背景情况汇报VIP免费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背景情况汇报_第1页
1/7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背景情况汇报_第2页
2/7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背景情况汇报_第3页
3/7
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背景情况汇报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4%。区内气候温和,水网密布,主要有西江、北江、东江、潭江等。珠江三角洲海岸线长1059公里,拥有大亚湾、大鹏湾等天然深水良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中山市、东莞市及惠州市(龙门县除外)和肇庆市(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除外)等9个地级市、下辖8个县级市和2个县。珠江三角洲9个地级市市区人口和用地规模一览表城市名称人口规模对比建设用地规模对比五普人口(万人)2002年户籍人口(万人)规划期末人口(万人)2002年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规划期末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广州852.58583.89460(2010)316.67(旧八区)553.50(十区)385(不含番禺、花都区)(2010)深圳700.88139.45430(2010)168.06480(2010)珠海83.3948.01145(2020)56.52170(2020)佛山76.8749.61常住62(2010)39.6057.6(2010)江门53.6357.97常住60(2010)68.69(含新会区22.53)60(2010)肇庆50.8047.3175(2010)40.7775(2010)惠州59.1740.034532.9437.85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2005)(2005)东莞86.0731.780(2015)32.9570.50(2015)中山53.2333.03常住50(2010)31.8052.50(2010)注:佛山、江门两市按行政区划变动前的原城区统计。2002年珠江三角洲9个地级市有关经济指标一览表城市名称市域五普总人口(万人)2002年末市域户籍人口(万人)市域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构成财政收入(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广州994.20720.627434.43001.693.441.055.6245.87深圳700.88139.451948.692239.410.955.144.0265.85珠海123.5678.611640410.643.954.941.231.25佛山533.77338.983813.641168.666.253.140.784.99江门395.68381.279541658.2910.747.142.225.74肇庆337.31390.7615000443.8828.136.235.712.98惠州321.61283.0211200525.4613.957.728.419.72东莞644.58156.192465672.274.855.240.055.29中山236.33136.031800415.536.258.735.131.21注:惠州、肇庆两市包括了整个市域,而不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部分。(一)社会经济与城乡发展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1、主要成就·经济发展成就显著。2002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9535.8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1040元。·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高。2002年珠江三角洲外贸总出口额1026.2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0.21亿美元。·城市建设健康发展、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2002年珠江三角洲有设市城市17个,建制镇369个,城镇密度94个/万平方公里。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城乡一体、类型完备的城市群。按“五普”人口统计,城市化水平已达72.7%。·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交通、通信网络基本完善。·环境保护取得较大进展。深圳、珠海、中山、佛山、惠州、肇庆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深圳、珠海、中山、惠州还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中山、肇庆、江门、惠州、佛山等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存在问题(1)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发展档次不高且外向依赖性强,城市群尚未确立类似于上海一样能带动更广泛的地区和产业发展的中心城市。·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特别行政区之间的跨区域合作和协调关系,目前还受到较多的行政边界、物流瓶颈等制约。·珠江三角洲自身面积不大,外围山地环绕,尚未形成与华南、华中、大西南和其他地区的广泛协作,发展腹地不足。(2)城市化质量不高·城镇无序蔓延,“马路经济”盛行,城乡建设面貌粗糙,第4页共7页第3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7页特色模糊,“城不象城,村不象村”。·城乡二元结构普遍存在,“城中村”及村镇建设“脏乱差”现象严重,违法用地、违章建设层出不穷。·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不强,公共设施建设落后,市政设施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背景情况汇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