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局工作计划(区)党的*将扩大就业、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为劳动保障事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据此确定今年我区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建立完善市场化的就业服务体系,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法制化的监督调控体系,网络化的管理服务体系。为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提供有力保障。主要预期指标是。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7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0000个;经认定的就业特困人员95%以上得到托底安置;社会保险基金总额比上年增长10%以上;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达到98%以上。主要工作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保障民生,关怀弱者,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后就业工作要以失业人员再就业为重点,建立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今年我们将继续向失业人员郑重承诺,只要不挑不拣,48小时内提供就业岗位。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要着力抓好“四个一”工程:——搭建一个促进就业政策平台今年初,中央、*市制定了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我区在全市性的优惠政策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区、街两级再就业优惠政策、措施,搭建一个促进再就业的政策平台。这个平台要发挥三个功能:首先是资金支持功能。去年设立的2000万元“政府促进再就业资金”规模不减,但支持力度要加大,为此,区政府拟推出10项新的促进就业政策。各街道、各部门也要制定相应的措施,特别是各街道要制定50万再就业资金的使用办法。其次是激励功能。对社区岗位开发、对企业吸纳安置失业人员、对创业者带动劳动就业的,均给予奖励,对区、街、居三级就第1页共8页业管理服务组织给予一定扶持。以此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再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其三是为就业特困人员托底解困机制提供保障。托底机制的对象主要是男50周岁以上、女40周岁以上就业困难的失业人员。凡是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就业岗位必须优先用于安排大龄困难人员。对他们实施就业援助,实行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政策。对男40岁以上、女35岁以上的特困群体也要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落实好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变输血的救济为造血的就业扶助,吃“低保”的群体就会缩小。这是对特困人员的一种最积极的保护和保障。——形成一个促进就业的长效工作机制今年是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的第一年。我们要将工作的着眼点及时地转移到失业再就业上来。这无疑是一项长期任务。所以,需要在宏观政策上和微观措施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机制,而且这个机制要体现可持续性和长效性。按照这一思路,我们首先要建立岗位监控体系。实施就业岗位的增量、存量动态监控,全面掌握全区岗位开发和岗位流失情况。鼓励国有企业采取主辅分离、辅业转制等方式消化内部富余人员。其次是发展区域经济,培育就业增长点。在实施“大力发展五业,重点建设五街”的经济战略中,把扩大就业容量列入重要目标。特别是要瞄准重点产业开发项目,从配套服务设施的延伸中开发就业岗位;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创造就业岗位;围绕社区发展规划和建设开发就业岗位。——建立一个素质准入的就业导向机制要强化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提高劳动者技能是发展生产力“第一要务”的观点。今年我们要把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要按照“大背景认识、大市场定位、大集团运作、大网络互动、大声势推动”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事业。加强培训与就业工作的有机结合,建立“培训适应市场,市场引导培训”的有效工作机制,突出针对性、实用性技能培训,在全区建立多学科、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优化培训集团的教学质量和管理,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准入制度。要在企业积极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与工资相联系,与待遇、奖励挂钩的激励机制。第2页共8页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对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技术工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