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项目代码:06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申报项目类别:戏曲申报市:岑溪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印制二00五年六月二十五日第2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2页一、基本信息二、项属地广西项目名称牛娘戏申报者广西岑溪市文化和体育局负责人张小玉通信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工农路58号邮编543200电话0774-8222062传真0774-8222062电子信箱CXWTj8222062@163.com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岑溪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东南与广东省郁南、罗定、信宜三县(市)相邻,西连容县,北接藤县,东北与苍梧接壤。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415公里,距广州市334公里。全市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14个镇,80万人口,绝大部分是汉族。岑溪市地处南华准地台之华夏褶皱带西缘钦州残余地槽博白坳陷与云开台隆东部东段,属云开大山北麓丘陵山区。市境东西最大横距63.7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6.6公里,形似荷叶。市境内山丘连绵起伏,占全市总面积的85.97%,水网纵横交错,有大小河流331条。《说文解字》注释:“山小而高曰岑”、“水注川曰谿(溪),岑溪由此而得名。岑溪市处于东经110°43′-111°22′,北纬22°37′-23°13′之间,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市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1.3°C,年降水量为1466.7毫米,无霜期334天。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30多种,其中花岗岩储量达21亿立方米,以其储量大,质地好而闻名中外。岑溪市交通便利。207国道、324国道,南梧高速公路、岑罗二级公路以及正在修建中的洛湛铁路和岑罗铁路贯穿境内,是广西进入广东陆路最便捷的通道,处于珠三角经济圈与大西南的结合部,既是连接华南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经济幅射的重要腹地,又是大西南资源型经济与沿海外向型经济的连接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岑溪市秀美的山川,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酿造和构成了有利于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沃土和环境。岑溪作为龙母的诞生地,经过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淀积,形成了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龙母文化,而龙母文化的母性本根特征又催生了牛娘戏这一体现母性本根文化的民间艺术形式,扎根于岑溪这方沃土得以历代传承。第3页共22页第2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2页目说明类别戏曲代码06分布区域岑溪市及周边地区。历史渊源牛娘戏(牛娘剧)历史悠久,经历了原始时代至秦汉时期民间在劳动生产和生活中敬牛舞牛习俗和崇尚龙母的孕育起源期,汉代至元末明初“唱春牛”“爆肚戏”的萌芽转型期,明代至民国从爆肚戏到有完整剧本、器乐伴奏和表演程式的形成成熟期,新中国成立至现在的螺旋形的发展振兴期。作为龙母文化重要组成部份的牛娘戏,其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理应与龙母文化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但因为没有充足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相关依据,牛娘戏的渊源,目前还不能轻率地做出准确的结论。因此,对牛娘戏的历史渊源,只有从当地民间发现最早的明代牛娘戏剧本《春色太平歌》以及清代梁丽堂“师承四代”牛娘戏班等相关史实来判定其产生、形成、沿革和发展的历史。纵观牛娘戏的起源形成、沿革和发展,经历了明代的产生形成期,清代至民国的成熟期,建国初至文革前的新生发展期,“文革”期间的冷落、沉寂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弘扬振兴期。1982年牛娘戏被收录入《中国戏剧词典》,同年牛娘剧《亲家》被搬上荧屏在广西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放。90年代,牛娘戏载入《中国戏曲志》,昔日的“下里巴人”变成了“阳春白雪”,登上了大雅之堂。2002年,岑溪市成为“广西民间艺术(牛娘剧)之乡”,同年,牛娘戏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乡村青年文化活动项目”。第4页共22页第3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2页基本内容牛娘戏是桂东南地区的一个地方戏曲,其基本内容包括牛娘爆肚戏、牛娘戏剧目,牛娘戏音乐曲调,牛娘戏唱词和道白,牛娘戏的器乐伴奏,牛娘戏表演程式及行当,牛娘戏舞美等。“爆肚”(也叫踩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