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山庄行销推广方案一、本案概况1、基本情况案名:东海山庄位置及环境:东海山庄位于环山路北侧,与二马路相连,环山路东口隧道东侧,伯马山庄南侧,烟台教育学院东侧的岿岱山山麓。总用地面积:12927㎡(?);总建筑面积:15191.1㎡(?);建筑形态:5座多层住宅建筑,标准层4层加一层阁楼,底层为车库,西侧为半地下商业网点。容积率:1.1(?);绿化率:41%;车位配比:1:1;总户数:104户(标准层,另有阁楼26户);均价:4213元/㎡。环境及周边:西北以及东北方向,可遥望辽阔的黄海,更可观赏到港城美丽的夜景,自然环境佳。周围有烟台教育学院、烟台艺术学校、烟台一中、葡萄山小学、烟台图书馆等文教设施,人文环境较好。交通:本案位于烟台市主干道二马路和环山路之间,交通便利,且无堵车之忧。2、规划设计思想设计理念: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设计原则:建筑从属于自然环境,从属于城市形态。在本案中,设计师将建筑与自然环境、与城市巧妙的融合为一体,使业户既能感受到自然的情趣与舒适,充分享受大自然的赐予,又能尽情的享受城市的繁华与便捷。设计目标:创造一个让人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乐的东海山庄。设计要点:★基地自然机理的保留——地脉的延续、树林保留与改造;★基地防风、防噪需求——西北向空间封闭的产生;★日照和冬季阳光的需求——南向和东向空间的开敞;★西方现代人文空间组团;★组团内人车分流与停车系统的便捷性和无障碍设计;★空间序列划分,即小区的公共街道和中心花园;组团间的交往空间;组团内部公共空间;宅前交流空间和私家空间的五类序列空间。★空间景观序列,即从公共街道、公共空间的欢乐的城市气氛所需的景观处理和小品处理到进入组团内部公共空间的乡村化,自由式景观处理。3、总平面设计交通★小区道路结合山势,在南边设车行口,北边设非机动车入口,从而形成小区的封闭性。★车行主路采用高效率的线性车行体系。★停车系统:设立集中的停车场,便捷的消防及货运空间。★人车相对分流。地块划分与功能组成★地块划分:公共区域与居住组团的分离形成动静区域的隔离。★功能与规划结构:明确的功能分区,序列的空间结构围绕中心绿地展开。商业空间、公共空间的序列★入口及公共空间:入口做一底层住宅,形成入口、中心绿地、庭院绿地的序列公共空间。★小区内内向空间:南北朝向的建筑布局,南向开口的林带围合,形成小区温暖的南向日照空间。★组团空间、半私密空间与私家花园:接近地面的空间构思,成体系的从窗台、平台、花园至中心绿地的系统。4、环境景观设计主题思想★美化山体,突出入口景观;★利用现有地形创造立体景观效果;★楼间绿化主题是创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景观构成小区主要景观有7个景区构成,分别是“南岭花影”、“东海绿波”、“扬帆广场”、“东海泊音”、“竹露滴翠”、“曲径听梅”、“枫花秋实”。★“南岭花影”景观该景观位于小区东南端。是小区景观设计的重点。景区是由干垒挡土墙组成的台地种植池。池中种植花灌木、常绿树。台地高低错落。池中树型变幻,形成立体空间构图,东端的方形花卉种植池成坡形,满池的花盛开时从小区多个角度都能欣赏到。在曲线种植池和方形池中间有石砌台阶。沿台阶缓缓上行到景观区中部。这里有一六角形休息平台,平台上有一圆顶西式休息亭。在此可以同人聊天,也可以独自静思,还可以眺望大海,欣赏美丽的海景。由此下石阶,沿小溪向西是下一景区。“南岭花影”的高处山体是由塑石砌成,高十八米,宽六十米的塑石景观,上面书有“东海山庄”四个红色大字。其余较低山坡,挖种植池,种植植物美化山坡。该景区取名“南岭花影”是因为设计有台地,景区位于小区南端,种植池中的花与树组成变幻多姿的景观而命名。★“东海扬帆”景观该景区为小区入口景观,景区由“扬帆广场”和“东海绿波”两部分组成。东海绿波是由直线形绿篱(高1.2m)和波浪形(高0.8m)构成。直线形的绿篱有长有短象琴健,曲线形绿篱象海的波浪,故而命名为“东海绿波”,同小区名子相吻合。景区东端是分色宿根花卉种植区。雕塑为青铜骑士雕像。因为小区原本叫伯马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