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校课改工作总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方式,推动着素养教育的进展进程。本年度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继续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巩固已有的工作成果,促进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更新,为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打下基础;二是推动课堂教育改革工作,在推动过程中加大了教育模式的本地化,使这种教学模式能够适应本地实际、本校实际、同学实际,在实施中把在以往教学中取得的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一年来,在进修学校和中心校的精心指导下,在教导处的扎实工作下,学校的课改工作稳步进展、扎实推动,取得了初步成效,积极推动了新课程教学。积极稳妥地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进展。现就我校课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本学期有6个教学班,同学247名,在职在岗老师17名。(1)年龄结构:50岁以上老师2人;30-40岁老师11人;30岁以下老师4人。(2)职称结构:小教高级:10人;小教一级:6人;见习期1人。(3)学历结构:本科13人;大专2人;中师2人。全校老师紧跟时代的步伐,勇于探究教育改革新路子,立足实际,以搞好新课改来提高老师综合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设施齐全,有电脑室、图书室、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体育室、卫生室、大队室、会议室、高质量的自动广播系统、覆盖各班的宽带网络信息系统。校园洁净美观,室内外洁净法律规范,整个校园一片秩序井然的景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校牢固确立“以人为本,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闪光”的办学目标,“与先进教育进展同步、与教育现代化同步、与家长高质量教育需求同心、与老师高品位追求同向”的办学宗旨,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在资源、师德、教材、管理、教科研等诸多层面围绕新课程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究,在建设中落实,在落实中提升。二、以校园文化为建设平台,丰富新课程资源。第1页共8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为丰富新课程资源,我校立足校情,全面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从而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校园内设立了环境优雅的“图书角”和充满童趣的“绘画墙”。在校园相应处分别明示名人名言、礼仪诗句、文明诗句、劝学诗句,努力体现“关怀·爱心·精心·细心”的文化意蕴。教学楼内充分利用楼道空间,根据同学的认知规律,分层次、分主题设置各不相同的育人园地。各楼层设有“健康篇”、“格言篇”、“艺术篇”。各班级内悬挂国旗,张贴《学校生日常行为法律规范》、《学校生守则》、本班班级制度,设有“红领巾在行动”争星活动、少先队一日常规及评分细则、特色中队版面等展示同学自我的空间,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文化氛围,在校园内设立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校园文化环境,悄然无声地影响着同学的全面进展。在文化校园的建设上,我校注重艺术渊源的开发熏陶。XX年,学校组建了六十人的号鼓队。农村的孩子在艺术的培育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近两个月的训练时间里,孩子们以他们特有的不服输精神,在老师的带领下,每天放学就在操场上刻苦练习,从号鼓到队列,一遍又一遍,汗水湿透了衣服也不休息。最终,我校号鼓队在区教育局少工委组织的“鼓号声声颂祖国”号鼓队竞赛中喜获特等奖。今年,在丁再南校长的极力争取和仔细组织下又学校成立了30人的管乐队,旨在希望通过管乐学习培育同学自信,挖掘潜能,培育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学校成功举办了首届校园艺术节和以绘画竞赛为主题的“我手绘我心,畅想欢乐童年”系列活动。组织同学参加各类汇报表演和竞赛活动,让同学多角色活跃于各种舞台,以饱满的热情、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展现特长、展示自我的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放飞心中的美好梦想。三、以师德教育为核心,提高老师教育品味。第2页共8页新课程环境可以保证课程标准得以更高质量的实现。老师有责任在新课程环境下塑造自己的新角色。其中以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为主要内涵的崇高的师德形象成为新角色的核心部分。我校一直将师德建设放于新课程建设的首要位置。首先,校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