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干部易滋生腐败解决措施调研报告近年来,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维护农村稳定,推动农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部分村干部腐败问题多发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辨明农村党员干部易滋生腐败问题的领域,有助于纪检监察部门集中力量,处理腐败问题,也有利于有的放矢构建预防体系,从源头上遏制农村基层腐败案件多发现象。一、违纪违法案件基本情况20XX年,**镇纪委查处13起村党员干部违纪案,其中收受村民(计划生育、宅基地)好处费案件3起,占案件总数23.08%;侵占集体资产及违反财经纪律案件4起,占案件总数30.77%,套取国家专项资金案件4起,占案件总数30.77%;非法转让集体土地使用权案件1起,占案件总数7.69%;计划生育超生案件1起,占案件总数7.69%。**镇纪委20XX年查办案件及往年查办的案件表明,农村党员干部易滋生腐败问题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计划生育收受村民好处费、建房收受村民好处费、侵占集体资产及套取国家惠农资金等四个方面。上述领域腐败问题具有以下特征:(一)腐败隐蔽性强。少数村干部利用协助镇政府开展工作之机,为少数群众计划生育超生、违规建房等提供便利,收受村民好处费;或利用土地承包之机,私自压低承包价格收受好处费等,这些案情隐蔽性很强,如果群众不举报,或村干部因其他问题被查处主动坦白,这样的腐败问题就很难被发现。(二)腐败手段多样化。**镇历年查处的腐败案件中,部分村干部腐败手段多样,如利用职务之便或重复报账套取公款;或巧立项目,骗取上级资金;或虚列费用开支;或用公款送礼,假公济私谋取个人私利;或收入不入账直接侵吞;或利用职权给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三)贪腐渠道多样化。由于国家关注农村发展,对农村的各种补贴、扶持项目也逐渐增多,补贴种类、扶持项目的增多造成村干部贪腐途径愈多,村干部经腐败案件涉及的项目种类增多,也增加了纪检监察机关的纪律审查难度。第1页共5页(四)取证难度大。部分村干部腐败涉及群众多,很多涉案群众常年外出务工,很难取得证据。而易联系的涉案群众又存在维权意识差的问题,害怕遭打击报复,不愿出面作证。**镇惠农政策涉及人口非常广,村干部在惠农政策中稍做手脚,很难被发现。部分村干部任职时间久,腐败时间跨度大,证据不易保存。少数腐败村干部嗅觉灵敏,稍有风吹草动,就立即四处打招呼,防止利害相关人被纪委突破。上述情况都增加了取证的难度。二、主要原因分析通过走访村民,与党员座谈,组织纪检监察干部经验交流发现,造成农村干部在上述领域腐败问题易发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思想认识低,法律意识淡薄。部分村干部政治素质不高,思想落后,甚至存在为官动机不纯,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村两委三年一换届,当选了是村“干部”,一旦落选又成了普通群众,村干部的相对不稳定性使少数村干部产生“在位不捞更待何时”的想法。少数人当选不是为了带领村民发家、引导群众致富,而是为了捞好处、谋私利。这些不良的思想造成少数村干部特权观念严重,面对利益诱惑更容易铤而走险,借职务便利满足个人私欲,导致其滑向腐败犯罪的深渊。“不懂法、不学法”更是导致村干部腐败堕落的顽疾。20XX年,**镇纪委查办的13起村干部违纪案件,案情都比较严重,违纪行为恶劣,非常明显的触犯了党纪国法。当被镇纪委带走谈话时,这13名违纪村干部都十分委屈,都用“不懂法,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党的纪律”为理由替自己的错误行为辩解开脱,还存在狡辩的可能,但也能充分表明这些村干部平时很少甚至不学党章、党纪,法律学习更是不可能,否则他们不会用这么拙劣的借口为他们十分明显的违纪行为辩解。“不懂法”不可能成为村干部违法乱纪的挡箭牌,但会成为导致他们在违法乱纪道路越陷越深的勾魂索。(二)待遇低下,付出回报不相符。村干部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他们当选村干部实际是一种兼职,仍然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等经营性活动,所以村干部所领取的“薪水”是一种误工补第2页共5页贴。但现实情况是,农村工作事务越来越繁忙,计划生育检查、低保户确定、医保收缴、精准扶贫等工作都压在村干部身上,这导致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