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青岛版科学(五四制)四下第6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word教案教学目标:1.能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通过大量的气体与固体实验获得科学结论,得知科学后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2.能针对生活中气体或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想知道的问题通过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体会到合作与沟通的愉快,乐于用热胀冷缩的科学道理改善生活。3.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活或大小发生变化,会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同学做好气体热胀冷缩实验。难点:使同学理解热胀冷缩的知识,会解释生活中的事。教学准备:空牛奶盒、透明胶布、烧瓶、气球、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水槽。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骑自行车的同学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夏天给自行车打气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2.听到这样的事你有什么问题?二、猜想与假设你们认为在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为什么易爆裂?三、制定方案利用实验桌上的材料设计试验验证你的猜想,你用哪些材料?怎样做?应注意什么?四、同学分组实验探究气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五、汇报与沟通汇报:你看到什么现象?讨论:看到这样的现象说明什么?小结: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六、拓展与创新1.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1)火车铁轨为什么隔一段就有一条缝隙?(2)乒乓球瘪了,假如没破,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让乒乓球重新鼓起来?为什么?(3)为什么冬天电线杆上电线紧而夏天电线松?2.出示装置(烧瓶里装一小部分水,用逮玻璃管的胶塞塞紧,玻璃管伸到水面以下),你能用这个装置做成小喷泉吗?教学反思:本科主要探究气体及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教科书以自行车轮胎在夏天充足气之后容易爆裂的生活经验为引子,导出对气体热胀冷缩现象的讨论,在拓展到讨论固体热胀冷缩现象,然后再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附送:2024春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三下第20课《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word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经历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激发同学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并在活动中学会发觉问题、解决问题。2、学会使用灯座和电池盒。3、尝试用各种方法接亮更多的小灯泡,并能简单的画下电路图。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材料的分步控制让同学通过自己的探究用各种方法接亮多个小灯泡。课前准备:(5组)电池(每组1个),电线(每组4根),灯座(每组1个),电池夹(每组1个),每组记录纸一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会接亮小电珠了。现在我们要大规模的来玩一次了,请同桌一起配合一下。用四根电线两个电池,两个灯座,两个电池夹,两个小灯泡,把两个小灯泡一起接亮,你有办法吗?2、怎样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呢?板书课题12、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二、猜想与假设1、有几种方法?接出一种,就请你在记录纸上画出你的接法。2、同学汇报三、实施探究同学试接,老师巡回指导。四、展示与沟通1、同学们参加的很积极,许多小组也有了自己的新发觉,现在哪个小组的同学同意把你们的实验方法展示给大家?同学汇报当同学出现一种接法时,连同同学画的电路图一起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3、总结:比较,分析设计的各种电路,找出各种电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电路进行分类。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使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的连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串联;一种是并联这种连接方法就像两个小朋友,并排站立。五、巩固拓展谈话:在家里我们想让哪个灯亮只要按一下开关就可以了,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呢?能不能自由控制每一个灯泡的亮和灭呢?(同学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分析说明)1、在串联电路中无论怎样都不能自由的控制两个小灯泡的亮灭,只有在并联电路的每个分支上接入开关才能自由控制小灯泡的亮灭,这就是家庭中的电路的原理。2、课件展示:路口红绿灯的情境图片(1)红绿灯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指挥行人的?(同学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分析说明)(2)课下让我们来分析讨论红绿灯的原理,并尝试画画它的电路图吧,下节课我们来沟通。3、这节课好玩吗?但是能不能把我们的小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