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3页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应用3】(2008·江苏历史)“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答案C解析“齐人”“鲁人”“楚人”说法的出现与分封制相关,而分封制后来被郡县制取代,出现了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变化。故答案为C。【应用4】(2009·济南联考)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理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个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关于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郡县制打破了分封制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而不是郡县制。史料文本A秦封泥信息解读(1)本史料为文物图片材料,图片中的实物为文物,是第一手研究资料,具有重要价值。(2)“封泥”是皇帝的诏令或中央政府的政令传递给地方官员时盖在文书上的“密封印鉴”,主要作用是保障在传递过程中不被泄密。(3)本史料表层信息反映了秦朝时期的文字形态和中央政府官职的设置(左丞相,右丞相)情况。深第2页共23页第1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3页层信息则反映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某些内容,如中央对地方的政令传达方式,左右丞相的权力制约及秦代的保密制度等。史料应用(1)上述史料可以印证秦朝()A.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B.实行郡县制的事实C.使用文字小篆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史实(2)有同学要用该史料进行秦朝中央官制的研究,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答案(1)C(2)可行。该史料为文物图片史料,是第一手研究资料,可信度高;该史料反映出秦朝丞相制度,中央对地方的政令传达方式等有关内容。大题预测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示:“家谱”与宗法制密切相关,“原因”和“作用”都要注意从这一角度思考。)(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提示: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统一角度思考。)(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提示: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自主解答(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受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作用:凝聚亲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