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论语心得体会(4篇)与2024设计大赛策划书(4篇)汇编2024论语心得体会(4篇)《教育论语》一书中收录了刘再复与有13年美国教学经验的女儿刘剑梅关于教育问题的深化对谈,刘再复关于教育问题的30余篇文章、访谈和对话,以及他缅怀自己的老师彭柏山、郑朝宗、蔡厚示、陈嘉庚等人的文章。作者从跨文化的视野、以哲人的心路历程讨论了教育的本质、内涵、教育的境界、儿童的成长等问题。刘再复认为,当今的教育偏重于工具理性的培育(“指知识,指数据,指逻辑,指人之外的物理、业理、原理等等”),忽视了价值理性的培育(“指‘人’本身的真、善、美等主体价值”)。刘再复认为,工具理性当然重要,但价值理性应是第一位的,当代教育应该把重心拉回对价值理性的关注上。作为一名老师,阅读《教育论语》时,我会不断的停下来,回味着刚才作者的讲述,静静的思考与体味作者的心路历程,也会让自己走入书中,思考自己对那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很多人艳羡美国的教育,认为美国教育民主培育同学的个性;有用,与现代科技高度结合等等。但是作者在书中《科罗拉多惨案》一节中谈到,“惨案发生中学。美国的教育结构再一次暴露出它的巨大缺陷。被有用主义所统治的美国学校(不仅是高中),只知专业化,不知其余,即只知培育生存技能,不知提高生命质量,忘了教育的目标是造就人,是培育优秀人性。课堂里,只有智育、体育二而没有德育。德育既已瓦解,德行怎能不沦丧?这一点,美国实在需要向中国学习。中国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内涵需要改革,但“德、智、体”三位一体的结构式很好的。中国的教育结构有三维,美国的结构只有二维。第1页共20页差一维就会出大错、大悲剧。美国是自由的,但自由的伙伴是责任与品行,假如忘了这一道理,把自由变成自由的滥用,总有一天要毁掉自由并自食毁灭性的的恶果。”由此可见,我们平常谈到德育教育是多么的重要!美国教育的悲剧就是缺少德育或者是作者说的人性教育。我们作为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同学德育的教育。不能只重知识,轻视德育。我们需要改进德育的工作方式、教育方式,丰富德育教育的内涵和手段。通过德育教育促进同学的思想、道德、习惯的进展和养成,从而带动智育的进展。如何搞好德育教育,是我们每一名老师要仔细思考的。《教育论语》拓宽了我的教育视野,是一本促人思考,让人反省的优秀读物,让我们带着思考面对同学,面对教育。学习于丹论语心得体会温和的阳光淘气地跳跃在泛着微微油墨香的纸上,获书在手,就像孔子席前的同学,心生几多向往,平添几分敬畏。一日,偶然邂逅《于丹〈论语〉心得》。圣贤把他们深刻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日,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凝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收益。为师十三年,时常在忙碌中为自己的平凡感慨,平日非常喜爱听名师上课,然而与名师相比就更觉自己卑微、渺小,缺少职业幸福感。无比崇敬地请教一位名师:语文老师最重要的功夫是什么?读书!!名师真真切切地告诉我!那一刻,我好像突然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畅快和兴奋。的确,“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一种享受,与书结缘,结下最神圣最漂亮的缘。读书,能够使老师不断地增长职业智慧,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读书,能使老师充满生命的激情和智慧的言语,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读书,能改变老师的人生,从而使老师思考人生,把教学变成一种过程、一第2页共20页种动态、一种求索;读书,是老师最可贵的生活品质,更是一种诗意美好的人生境界。《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用富有哲理的话告诉同学无言,用行动做,就是最具人格魅力的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能做得到吗?当我抱怨工作的繁杂时,当我对待孩子们的错误疾言厉色时,孔圣人的声音便在脑海中萦绕:“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曾经为了让孩子们爱上读书,我可谓费尽心思,但收效甚微。直至一个平常的课间中,闲极无聊的我无意识地在教室里捧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猛然抬头,我才发觉教室里比平常宁静了许多。只见几个孩子也手捧书本,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