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建设的调研与思考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蓝图,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对基层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并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调研,了解我镇基层民主管理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对新形势下推进我镇基层民主管理的对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现状与成效近几年来,我镇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村民主自治逐步完善,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逐步形成,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明显提高,依法自治的能力不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我镇三个文明建设。一、民主选举普遍实行,村民的民主意识日趋成熟。民主选举产生两委班子。各村均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件》、村委会组织法、《**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民主选举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同时,坚持候选人条件公开、选举程序公开、选举结果公开。最大程度地保障选举的民主性,切实维护选民的合法权益。二、民主决策普遍得到贯彻,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得到增强。实行民主决策,是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我镇农村基层普遍实行了民主决策,程序也比较规范。村里重大的村务决策是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都按照七步工作法去操作,先是两委初议,再是上报审议,然后是党员评议,在此基础上进行村民决议,然后是备案实施,再是公开决议结果,最后是公开实施过程及结果。比如大台峨村的荒山承包,两室建设都严格按照七步工作法规定的程序去完成,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普遍认可。经过不断实践,目前村民代表会议已经成为村民自由表达意愿、讨论决定事情、实行民主自治的权力机构,被村民们形象地称为村中小人大。三、民主管理普遍得到推行,村民自治管理的基础比较稳第1页共4页固。宣传和执行上级的《村务事务规范化运行流程》,并以此为起点,抓典型带全面,推动村委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目前,大多数村都制定了各项村民自治制度,有些相当规范,把村规民约、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务公开工作规范等等各项自治制度进行公告,通过村规民约等各项制度,把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级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工作程序以及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要求,规定得明明白白,让村民了解熟悉,加强了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通过整章建制,村民们学会了民主管理的方法,逐步成为管理村务的主人。四、民主监督制度普遍得到实行,上级监督和群众监督、制度监督和人的监督有机结合。全镇各村普遍实行了七步工作法制度,确保落实民主监督。在制订各项制度,确保以制管人、以制管事的基础上,把制度监督与村民监督有机结合,镇监督与村民理财小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全镇普遍实行村帐镇管的办法,统一了各村的财务制度,增加了财务管理的力度,有力地纠正了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同时各村都实行了村务、财务定期公开,增强了透明度,有力地保障了村民的监督权利。存在问题和原因虽然我镇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有很大进展,但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扩大基层民主的要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民主法制建设落后,法律意识不强,发展不平衡。某些基层干部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淡薄,认为在基层推进民主建设时机尚不成熟。少数选民不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在个别候选人的小恩小惠面前,就以自己的权利作交易。少数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滞后,依法管理村级事务的意识、能力和做法与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部分村干部和村民遇事用传统习惯的方法解决问题多,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少,村民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运用法律武器来解决的少。二、由于经济发展迟缓,基层民主建设缺乏物质保障和人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