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5页防范油价风险管理能源需求专协春晖计划回国情况小结杨晓卓,吕自敏,袁先智中国旅美专家协会今年有三位博士于5月25至27日参加了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并获得教育部春晖计划资助,他们是:杨晓卓博士,吕自敏博士(专协金融与管理分会创会会长),和袁先智博士(专协终身会员)。专协在帮助复旦大学组织有关能源的专题讨论中,还帮助复旦大学邀请了下列专家:普氏能源资讯集团总裁朱文清;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McCombs商学院金融系教授、能源金融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EhudI.Ronn;莱斯大学管理学院EMBA主任BillLee。5月28和29日,三位博士参加了上海期货交易所“第五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杨晓卓博士作了题为“能源(石油)风险管理-最佳实务”的专题报告。吕自敏博士主持了分会并主持圆桌会议。三位博士就能源市场和能源风险管理与国内能源专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应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曾勇博士的邀请,杨晓卓博士和袁先智博士于5月30日(星期五)晚为管理学院师生作了“欺诈风险管理”和“公司风险对冲管理”。应四川大学副校长赵昌文博士的邀请,杨晓卓博士和袁先智博士于6月3日在四川大学金融研究所为全体师生作了金融风险管理的报告。副件一:防范油价风险管理能源需求副件二:能源研讨会:国际石油贸易中的定价与风险管理副件一防范油价风险管理能源需求——“上海论坛2008”能源视点2008年5月25—27日,“上海论坛2008”在复旦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经济全球化和亚洲的选择:转型·增长·福祉”,下设六个分论坛,共举行了近40场学术研讨会。论坛还就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住房与民生、能源与发展举行了三个圆桌会议,并举行了旨在探讨世界性人才培养中大学的责任的校长早餐会。参加本次论坛的有来自26个国家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其中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至立,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成思危,上海市市长韩正,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美国耶鲁大学教授GustavRanis,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第2页共15页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5页义,日本早稻田大学校长白井克彦,韩国SK集团董事长崔泰源等知名人士。大会共收到论文120余篇,有200余位专家在各个会场做了发言。本届上海论坛主题解读上海论坛的宗旨是在21世纪亚洲经济崛起的背景下,研究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发展方向,对当今全球经济和国际局势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展开广泛、多维和深入的研讨,为亚洲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全面进步提供视点和建言。第一届、第二届“上海论坛”分别于2005和2007年在复旦大学举办。2008年的上海论坛是第三届。上海论坛自开办以来,主题一直是“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前两届论坛在这一大主题下,分别讨论了“金融·能源·信息”和“能源·货币·共同市场”。今年讨论的重点是“转型·增长·福祉”。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的趋势,是一个长期的变革过程。对特定国家或者地区而言,经济全球化既意味着机遇,也隐含着挑战。1978年以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出一条渐进式的转型之路,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也启发了其他国家根据国情选择转型之路。经济体制转型已经成为亚洲多数国家做出的重要选择。鉴于市场经济具有相对于计划经济的效率优势,当前亚洲许多国家都试图在提高市场化程度的基础上形成市场和政府的良性互动。转型的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增加社会财富。转型体现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优化、金融制度转型和能源政策完善需要各方面配套、全方位推进。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后,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论,全面深化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建立透明、制衡的管理机制,从而实现持续稳定的高质量的经济增长,造福于亿万人民。以上是本届论坛形成的基本共识,同时也反映了“转型·增长·福祉”的内涵。下面是有关能源的论坛总结。能源视点一——高油价成因及未来油价走势本届上海论坛召开之际,正值国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