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现状及策略一、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现状1.农村集体资产流失情况严重。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得农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很多农村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集体资产。随着农村集体资产总量的扩大以及形式的多样化,给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很多地方的农村集体资产在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资产流失情况。一些集体资产在管理过程中由于不规范,发生严重的损毁,贬值现象;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对于集体资产的贪污、挪用、占用、浪费等情况时有发生;还有很多资产被低价转让,变卖,承包;这些都是目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尤其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一些村庄注册成立了有限公司等企业实体,村企业成为了独立的法人企业,导致农业监管部门无法对于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等。2.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不清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产权制度的不断深化,农村集体资产在管理过程中开始暴露出产权不清晰的问题,使得农村因资产出现纠纷的事情时有发生。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纠纷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首先,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一些农村的土地由于缺乏相应的资产依据,导致土地的归属不清晰,造成了很大的纠纷和矛盾;其次,长期以来农村在集体资产的管理过程中的不严格,很多集体资产的原始投资没有有效的凭据证明,导致集体资产在处置的时候产权归属无法认定;另外,一些农村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村与村之间、农户之间的土地产权权属不清,界限不明,经常发生一些纠纷和矛盾。3.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滞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后,是造成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存在众多问题的重要原因。大多数农村都没有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资产的处理权完全集中在少数村干部手中,对于集体资产的处置、转让等重大决策很少经过公开的村民民主讨论,完第1页共4页全背离了国家关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公开,公平,公正性等原则要求。一些农村的村干部由于自身管理能力的缺陷或者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经常会做出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集体资产管理决策,造成了严重的集体资产流失、贬值以及损毁等现象。4.农村集体资产收支不平衡,非生产性开支过大。在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中往往存在重分配、轻积累的现象,造成了农村集体资产的收支不平衡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农村在集体资产的收益以及资金的使用方面多倾向于非生产性支出,农村的很多资金都被用于村干部的报酬、管理费用、福利费用以及一些应酬上面,而对于生产性的支出占有的比例非常小。这种集体资产的使用现状,使得农村的资金使用效率非常低下,甚至存在大量不必要的浪费,并导致村民对村干部的不满情绪日益严重,给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二、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对策1.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出现农村集体资产流失的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科学,制度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农村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民主管理的制度,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要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要让集体资产的管理能够公开化,透明化。在农村集体资产进行转让、处置等重大决策时,要经过农村全体村民代表大会等村民民主组织的讨论决定,从而保证所有农民利益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其次,要建立民主决策制度。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要让农民都能参与到资产管理过程中来,让村民参与日常的资产管理工作,保证管理工作民主化、透明化。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权交由村民选举出来的组织进行管理,在进行集体资产转让等重大决策时,要交由村民全体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且在事后予以张榜公示,接受村民的监督和建议。2.明晰集体资产产权,建立集体资产台账制度。要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效率,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是重要前提。首先,农村要对于集体资产的产权进行明晰,要对于资产的所有第2页共4页权,收益权等权利进行明确的规定,任何人或者单位不得侵犯。对于存在争议的资产权属,应该根据相关的规定和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