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工作水平提升工作讲话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大家上午好。按照省政协统一部署,我向大家简要报告我省农村教育发展情况。省政协"改善民生、促进和谐"资政会选择教育厅作为听证汇报单位之一,这是对我省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厅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省教育发展的省政协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农村教育在我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20*-20*学年统计,我省有小学6736所,其中农村小学6422所;有初中1263所,其中农村初中11*所。全省小学在校生1536733人,其中农村1217931人,占全省小学在校生总数的79.25%;初中生在校生941553人,其中农村734453人,占全省初中在校生总数的78%。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我省农村教育发展很快。我们始终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地位,不断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以适应农村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努力推进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农村教育资源,重点解决农村教育中的师资、经费和基本办学条件等问题,农村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理顺管理体制,增加教育投入,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改善1.实行新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自2002年始,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实现了两个重大转变:一是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二是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同时,依法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各项投入。"*"期间,全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信息教育等专项资金31.9亿元,其中争取国家资金10.6亿元,省级安排5.3亿元,地方配套16亿元,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164万平方米,调整撤并农村中小学校3*9所。通过开展对口支援活动,改造农村薄弱中小学校3*2所,第1页共10页援助资金和物资总计1.61亿元。20*年起,我省全面启动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新一轮危房改造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年我省在延边州和XX县区进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前期试点工作,按小学每生每学年280元,初中360元的标准补助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延边州免学杂费、补助公用经费资金总额为6191万元,由中央和省、州(县)按比例分担,按西部政策分担比例为80:12:8,其中中央承担4953万元,省742万元,州(县)496万元;XX县区免学杂费、补助公用经费资金总额为618万元,由中央、省、县按60:24:16的比例分担,其中中央承担371万元,省148万元,县99万元。两地的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从20*年春季学期开始,我们在全省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免除了农村(包括县镇、县级市和XX县区农村学校在内的)232万名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全省共落实了10.3亿元资金,用于免除学杂费、提高公用经费标准的补助和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同时,我们还安排4250万元资金为44万名家庭困难农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3.顺利完成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20*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省编办、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省普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我省在编制核定工作中进行了大胆创新改革,将国家教职工与学生比的编制核定办法调整为按在校学生数、标准班额、班周课时数、教师周授课时数等参数综合核定教师编制,根据职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所占比例,核定辅助人员编制,针对寄宿制普通中小学、示范性学校、山区、湖区、牧区等边远地区学校和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适当增核编制,最后确定学校编制。20*年底,省政府将中小学编制核定到各市、县。全省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246276名,核减编制24682名。4.理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管理体制。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中小学教师管理权已经全部上收到县,统一由县教育行政部门聘任。建立了第2页共10页中小学教师工资财政统一发放制度,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部由市、县财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