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点探寻【摘要】在我国,农民自愿联合形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使农业生产资料得到了联合,实现了集体组织成员共同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局面。在集体组织下的农业生产经营现状下,对于集体资产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和深化,因此论文对集体资产管理的问题以及其发展途径进行了研究,以期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使其达到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关键词】集体资产管理;农村经济;发展一、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力度不足。首先,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意识薄弱。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而言,集体组织在组织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承受着来自内部利益与外部市场的压力,这使其为了达成既定的生产任务,而将集体资产中的大部分用于配置农业生产,而集体组织在对资产的维护和监管上则存在着明显的缺失,这种对于集体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增值和分配上存在明显缺失的集体资产管理的现状,则是一种管理意识薄弱的表现,而这种表现则很容易造成集体组织主体与个体间的矛盾。其次,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力度不足。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集体组织缺乏对集体资产管理力度的落实,这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一度呈现粗放的管理状态。这种粗放管理则具体表现为:其一,资产账目的粗放性,在实际的集体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我国很多集体组织的账目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精细化,主要表现为资产账目建设和落实不规范,例如:在固定资产总账下,缺乏明细账建设;账目多为流水账,其账目反映的资产信息不清等。其二,相关机制建设的粗放性,我国很多集体组织在有关集体资产管理的机制建设上还缺乏规范性,例如缺乏层级森严的管理层次相对应的机制建设,组织内部出现独权专权现象,而这种现象一旦产生,那么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出售或出租等一切资产使用过程都将可能出现独断决策问题,而一旦这种独断决策不科学、不合理,不公平,那么将直接影响集体利益。第三,管理与监督的粗放性,缺乏专业的第1页共5页管理人才(会计类管理人才)导致集体组织在资产管理上缺乏先进性和创新性,这使得管理与监督工作缺乏流程指导和技术指导,从而使管理表现十分滞后。(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建设不足。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产权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环节,其对于在经济市场的商品流通的过程中能否顺利使资产的重新分配正常开展十分重要。而在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设中还存在如下问题:(1)在农村,一些农民无法提供明确的财产所有权(主要为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资料,这就造成产权归属的不明确问题的形成。(2)受权限限制,很多农村的农民在利用财产权利时不会做到科学利用及有效监督,这使得他们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另外,农村集体组织对于制度体系的建设健全工作的落实还较为不到位,这使得集体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缺乏一些规范性的流程和事项的制度依据;同时,进行集体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还缺乏职能制度的落实,例如村民理财监督小组没有细化履行其理财职能、监督职能的制度依据。(三)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透明程度不足。集体组织在管理的过程中,尤其是针对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实现资产管理的透明性,但是就目前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环境来看,其还不足以表现出资产管理的透明性。其主要表现为:很多农村的农民在产权管理上受限,这使得他们对于资产交易的细节和资产流动情况缺乏透明的监督条件;在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使用的环节,还存在很多无票据的资产支出行为,而这部分无票据的资产的流出成为集体资产错账、漏账的主要源头,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约束和治理,那么集体组织内部很容易形成不顾集体利益的腐败现象。(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闲置和增值资产管理不合理。对于资产的增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进行资产(主要指土地资源)使用的过程中,急于将闲置资产转让,以达到减少资产损失、盘活资产存量、优化资产结构的目的。然而在这种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往往集体经济组织所获得的这部分集体资产的增值价值极为有限,其增值价值多被受让方获取(例如为开发商或国家获取),而农户实际上所能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