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炼焦煤市场分析及预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煤炭供需大体平衡,煤炭市场运行基本稳定,煤炭产量、销量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增幅与前两年相比呈下降走势,煤炭进口和去年相比有较大增长,但炼焦煤进口大幅减少,炼焦煤出口呈萎缩态势。由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成效逐渐显现,高耗能产业超常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煤炭消费需求增速趋缓,煤炭供应日趋宽松,但优质主焦煤和肥煤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一、今年以来焦、肥煤供不应求的原因分析分析焦、肥煤供不应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炼焦煤资源增长缓慢今年前8个月,我国煤炭资源整体增长较快,但炼焦煤资源增长缓慢。8月份,煤炭资源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新增17673万吨,同比增长10.6%,1—8月份,我国煤炭累计资源量(本期生产量+进口量)133268万吨,同比增长12.5%。其中,累计生产130962万吨,同比增加14136万吨,增长12.1%,累计进口2306万吨,比去年同期多进口633万吨,同比增长37.8%;累计完成出口4176万吨,与去年同期少出口煤炭652万吨,减少13.5%。但是炼焦煤资源增长较少,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调度中心统计显示,1-9月份,全国重点煤矿炼焦精煤生产量为9833.54万吨,同比只增长5.58%。(见下表)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统计数据显示,1—8月份,山西省生产炼焦煤的主要产地的太原、晋中、吕梁、临汾、运城等地市(非重点煤矿)的煤炭产量平均增长幅度在10%以下,其中太原、运城两地是负增长,临汾与去年持平,只有晋中、吕梁两地增幅较大,但孝柳线运力紧张,制约了煤炭的外运。今年以来,主要生产炼焦煤的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炼焦煤产量增长缓慢,出口增幅减缓。据海关统计,1—8月份,我国进口炼焦精煤304万吨,同比减少了44%,出口炼焦煤295万吨,同比减少13.4%,炼焦煤的净进口量同比减少197万吨,降幅达到96%。(二)炼焦煤需求增长较快2006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态势强劲,导致耗煤产品产量增长幅度加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1—9月份,我国GDP同比增长10.7%,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生产增速较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18.2%;汽车增长24.0%,其中轿车增长41.5%。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3%,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1880亿元,增长28.2%,同比加快0.5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2902亿元,增长24.3%,同比加快2.1个百分点。2006年1—9,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增长20.8%、18.4%和23.7%,焦炭产量20135.81万吨,同比增长16.7%,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14.5%,水泥、化肥产量增幅分别是20.7%和12.1%。可以看出,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性比较紧密的水泥、钢铁等产品,其产量增长幅度都比较大。今年世界经济基本趋势仍然处在上升通道,经济的强劲增长对钢材形成巨大的需求。近期,国际钢联(IISI)统计世界62国/地区粗钢产量,今年1-8月,62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增长9.4%,预计全年全球粗钢产量将突破12亿吨,比上年增长6%左右。而2005年全球粗钢产量11.294亿吨,同比增长5.9%。2006年9月,全球粗钢产量1.014亿吨,同比增长8.8%;中国以外的61个国家/地区粗钢产量同比增长4.1%。全球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炼焦煤的需求。(三)铁路运力增长不足以及运输结构的不平衡,加大了炼焦煤市场的紧张2006年以来,炼焦煤市场一直在供求较紧的状态下运行,铁路运量增长幅度较小也是一个主要原因。2006年1—9月份以来,除大秦线运力同比增加25%以外,其它运煤线路运力没有明显增加;太原铁路局,南区(原太原、临汾分局)煤炭运量同比只增长了2.1%,其中,侯月线运量同比只增长了1.7%。铁路运力总体偏紧,制约了煤炭供应。铁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国铁累计铁路日均装车10.8万车,增长4.1%,其中,煤炭装车4.66万车,增长2.4%;完成货运量18.1亿吨,增长5.9%,其中,煤炭运量8.27亿吨,增长4.4%。根据山西省经委统计,1—9月份,山西省铁路运量完成346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