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隐患调查实施方案一、调查目的为了消除我市危险化学品生产流通领域存在的环境隐患,防止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根据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我局决定对全市市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分布等做一个全面的调查,主要目的是:(一)提高环境应急监测响应能力。(二)为政府主管部门处理事故、追究责任提供科学依据。(三)建立南宁市危险化学品基础信息和空间信息档案。(四)提高我市环境风险预警与防范能力。二、调查目标和范围(一)调查目标对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中环境风险隐患开展调查。(二)调查范围调查范围为南宁市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的危险化学品。三、组织与分工(一)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组长:李俊成员:冯德夫谢宁张济锋韦敏刚韦永波施林杰刘冬梅黄政川李天海陈宁梁泽生彭玲1曾瑞华白毓豪罗荃陆永光段冰谢久兵李深谢健联络员:樊一良2.调查组组长:张华副组长:甘少逸、陈家宝成员:各县、城区环保局安排专人各开发区环保分局安排专人市环保监测站安排专人市环境监察支队(二)任务与分工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领导、部门协调,调查组负责调查工作具体实施。各县、区环保局、开发区分局根据本方案开展辖区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调查工作。南宁市环境监察支队:负责调查工作方案的编制;市管企事业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生产、存储、使用情况的调查;运输环节情况调查;材料汇总上报工作。南宁市环保监测站:负责工作部署和人员培训;对各县监测站应急监测的监督指导。四、工作方法结合污染普查情况,开展现场调查,并建立档案。五、工作内容2调查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来源、用途、使用量、使用方式、储存量、储存位置、储存方式、运输与过境情况,危险化学品所在单位名称、地址、方位、面积、周围人口及环境情况、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以及现有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装置和设施、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隐患等相关信息。可分别从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以下几个环节展开调查。(一)涉及危险化学品企业环境管理检查(详见附表1)包括企业各项环保手续执行情况(环评、验收等),企业以往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情况,针对其可能产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所采取的应急设施与措施、应急预案编制情况,以及企业环保工作的日常监督与管理情况等。(二)危险化学品固定源调查1.生产环节(详见附表2)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状态、生产许可证、生产种类、生产量和工艺方法等。2.储存环节(详见附表3)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储存方式、储存位置和储存量,以及企业周围人口密度、周围敏感目标情况。3.使用环节(详见附表4)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使用品种、类型、来源、用途、使用量等。4.经营环节(详见附表5)主要包括经营品种、经营许可证、销售量和销售渠道等。(三)流动源调查(详见附表6)3即运输环节的调查,主要针对南宁市辖区内涉及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单位、人员、车辆和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展开调查。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出入境和过境车辆的运输路线、危险路段名称、运输量、种类以及运输干线周边敏感目标(包括水系)等。六、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时间:2009年1月至2009年5月,主要分为3个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时间:2009年1月(一)制定方案制定南宁市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隐患调查实施方案,经论证后报区环保局项目办公室审批。(二)成立组织机构成立项目组织机构,确定部门分工,并召开市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隐患调查项目办成员工作会议,明确下达任务和分工内容。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时间:2009年2月(一)工作部署和培训召开调查工作专题会议,布置和落实具体工作任务。并对各县、区环保局、开发区分局调查人员进行培训。(二)资料收集各县、区环保局、开发区分局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或使用的企业,调取该企业在原材料、生产工艺、主要机器设备、产品及相关负责人等环境管理制度,收集上报。4(三)现场调查1.危险化学品调查根据任务分工组织该类受调查单位的填报工作;对运输途径各关节进行环境风险调查。2.危险化学品案例调查各县、区环保局,各开发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