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没有显见的竞争力,电力行业国家垄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垄断,引进竞争,实行电力市场化改革,电力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大环境下,研究供电企业市场营销便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而后结合诏安地区的实际情况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分析了供电企业的电力市场的机会与营销具体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以顾客满意为企业活动的指针,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感到满意,提高公众对企业的满意程度,营造一种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良好内外部环境,确定营销目标与策略,定量化地确定目标市场,制定具体开发、培育电力市场的行动方案。1电力市场运营系统1.1市场结构我国电力工业正由传统的垂直一体化垄断结构向竞争性市场结构转变,电力市场正在发育之中。在发电环节上,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2200万千瓦,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水电12857万千瓦,占总容量的20.67%;火电48405万千瓦,占总容量的77.82%;核电685万千瓦,占总容量的0.11%。在这个环节的主要特点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并且初步形成了竞争格局。目前,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各类发电企业4000余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约占90%。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中央直属5大发电集团约占装机总量的38.79%;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等其他中央发电企业约占总装机容量的10%;地方发电企业占总装机容量的45%;民营和外资发电企业占总装机容量的6.21%。输电环节的特点是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分别占全国超高压电网的80%和20%。目前全国从事省级输电业务的企业31家,跨省输电业务的企业6家。到2006年底,两大电网总资产约为15110亿元,其中国家电网公司约为12141亿元,南方电网公司约为2969亿元。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28.15万千米,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98131万千伏安。按所有制形式划分,供电企业主要分中央国有和地方国有。中央国有主要为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拥有的供电企业。中国未来的电力市场在总体结构上将分为两个层次,即以国家电网为载体的国家电力市场、以区域电网为载体的区域电力市场。国家电力市场的主要特点为:国家电力市场存在的基础是实现全国电网的联网;交易主体是区域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以及特大型电厂(如三峡电站)等;由于国家电力市场的空间跨度相当大,因此,它将取得较大的全国性联网效益。区域电力市场及特点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电力工业具有的网络经济产业的特性,结合我国资源分布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特点,我国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应当实行区域电力市场为主体的电力市场化模式。这是因为网络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而小规模的市场结构会不利于网络产业自身的资源优化。区域电力市场的优点在于:有利于电能资源在大范围内优化;区域电力市场中的参与者数量、每个合约交易量较合理,有利于市场管理和大电站及输电投资回收;大区风险承受能力较大;大区负责区内省间联络线规划建设和稳定性,有利于分工负责和安全稳定运行。国家电力市场的营销策略:1、可以大规模开发西部水力资源和煤炭资源,从而取得较大的发电规模效益;2、各大区域电网之间可以形成较大的互补效益;3、可以充分利用东西部大跨度时差效应而取得较大的调峰效益;4、资源的优化利用要求建立全国性电力市场。国家级坑口大容量火电站、大水电站和核电站势在必行,投资大。建立国家级电网、电力市场有利于进行大容量的电力电量交易,有利于国家级电站及相应输电线还本付息,良性运行;5、西电东送、北电南送及跨大区国家级电网的形成要求建立全国性电力市场;可显现大区联网经济效益。区域电力市场的营销策略:1、省公司之间协商签订电力/电量交易合约,送电省在省内市场中将省内负荷与省外负荷相加,作为省内市场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