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群体【我国强势群体整体性特征及其演进趋势】在我国,强势群体的构成主要包括。作为政治强势群体的(高级)领导干部,作为经济强势群体的成功商人,和作为文化强势群体的知名学者及知名演艺界、体育界、宗教界人士。初步估算,我国的强势群体规模大体在50.3万人左右,他们具有受益性、联合性、稳定性、非均衡性的整体性特征。我国强势群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整体格局不变情况下的局部不确定性。[关键词]强势群体;阶层;精英;社会资源[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XX)06-0236-05童潇(1981-),男,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社会学理论、地方发展。(上海20XX20)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1bsh06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0yjc840066)和XX省教委晨光计划项目(项目编号:xm43227)的阶段性成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阶层结构正在发生着重要转变。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在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阶层正在迅速重组,社会上一部分人成为资源分配改革中的主要受益者,他们拥有了政治(权力)、市场(经济)、文化资源及地位,正日益成为社会的“强势群体”阶层。社会学从来不否认对弱势群体的公平性关怀,但是,从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由于强势群体往往占据了社会中大量的经济、政治、文化资源,因此与弱势群体相较,他们的存在及其行为显然更易对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他们也更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直接作用者和推动者。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相对来看,我国社会学在对弱势群体展现关注的同时,对强势群体的关注力度则显得非常不够①。正因如此,研究强势群体及第1页共4页其特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我国强势群体的构成类别本文所说的强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纵向结构中,占据政治、经济、文化等高端地位,拥有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种或多种资源的社会群体。一方面,这部分社会群体占据着政治、经济、文化等高端地位,因此他们在资源分配中占据着相当的有利地位;另一方面,在这种有利条件下,他们又进一步利用原有资源存量,进一步扩大资源的使用,从而成为了社会中的强者,甚至在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或地方发展的进程。按照马克斯·韦伯的阶层理论,个体和群体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位置可以用三个资源变量进行描述:权力、财富、声誉。根据这三个资源占有的多少,我们大体上可以把我国的强势群体分为三种类型:以权力资源为其成长基础的群体称为政治强势群体;以市场财富资源为其成长基础的群体称为经济强势群体;以声誉资源为基础的群体称为文化强势群体。(一)政治强势群体笔者把政治强势群体定义为在政府部门工作,具有较高政治地位,在政治领域占有相当权力资源的领导干部。政府的重大基本职能就在于利益分配,掌握权力资源,在职责范围内分配社会利益是政治强势群体发展的基础。那么,怎么样的干部才算是政治上的“强势”群体呢。不同的界定方法当然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这里,笔者把政治强势群体大体定位下述三类:一是在我国担任副局级级别及以上的高级领导干部;二是担XX县区域行政单位的正副职负责人;三是担任地方处级局及处级直属事业单位正副职的负责人。之所以进行这样的定位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一般来看,虽然不排斥部分有实权的处级干部同样处于强势地位,但通常意义上,只有做到副局级及以上的干部才有机会直接影响国家或地方大政方针的作用方向或实施进度。与此同时,也只有副局级及以上干部才可以享受到诸如高干病房、配专车(至少文件上这样规定的)等相关领导待遇。因此,要在政治上强势,副局级是一道门槛。二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县治”国家,虽然一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区第2页共4页县委书记、区县长行政级别往往只有正处级(部分地方高配),但由于他们的特殊位置,他们往往可以直接影响一个地区乃至相关地区的发展,他们无疑也可以被认为是我国的政治强势群体。三是对于地方处级局领导和直属处级事业单位领导,虽然他们的影响力要弱一些,但同样具有较大的行政权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