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规划局镇海分局沿山大河沿线规划研究、XX县区重要交通节点优化研究项目品目一:沿山大河沿线规划研究一、项目概况1.1规划目的:沿山大河位于XX县区北部,其沿线区域是联系九龙湖镇和澥浦镇的重要区域。随着九龙湖旅游度假区和澥浦十七房景区的开发,该片区在沟通两大旅游区块中的地位与作用凸显。研究目的在于整合利用沿山大河沿线各种空间资源,进行整体空间意向设计、景观系统架构以及旅游相关活动组织,打造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独特的旅游廊道,促成九龙湖旅游度假村和澥浦十七房景区连片开发,从而提升我区北部整体旅游吸引力。1.2规划范围及规模:本次研究的范围为XX县区姚江东片工程两侧区域,西起规划经三路、东至329国道,南起规划纬二路,北至山体,总面积约367公顷。二、项目要求:2.1规划研究内容:通过对区域周边未来发展的分析及现有土地、文化、生态及农业资源的梳理,进行整体空间意向设计、景观系统架构以及旅游相关活动组织,实现对片区用地布局、产业安排、开发强度、景观元素等的具体表达,打造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独特的旅游廊道,促成九龙湖旅游度假区和澥浦十七房景区连片开发。2.1.1区域研究背景调研对研究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空间布局、功能定位、文化特征、旅游市场及发展水平、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情况等进行调研、分析。2.1.2片区发展战略提炼第1页共22页在对区域研究背景调研的基础上,对区域发展条件进行总结、评价,提出区域空间功能、用地布局、产业等发展战略构想。2.1.3区域整治实施方案片区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区域村庄整治、整体空间意向设计、景观系统架构以及旅游等产业项目布局进行具体安排,提出区域发展的实施策略、模式和措施。2.2成果要求:2.2.1成果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法规及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2.2.2需提供文件(10套)、电子光盘2套(含研究文本、图纸、电脑汇报文件)。2.2.3文本说明要求文字说明要准确、完整,能表达规划方案的意图及内容。2.2.4图纸要求(1)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2)规划总平图(3)功能结构分析图(4)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5)产业系统布局图(6)景观系统规划图(7)重要景观节点效果图(8)建筑风貌改造示意图(9)其它必要的反映设计的图件三、规划依据:3.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3.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4《XX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3.5《XX县区分区规划》;3.6XX县区九龙湖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3.7XX县区澥浦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第2页共22页3.8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划。品目二:XX县区重要交通节点优化研究一、项目概况1.1规划目的:随着XX县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绕城高速、外环线、世纪大道、滨海快速路等重要道路的开工建设,XX县区域内交通环境日益复杂,道路交通流量增量迅猛,交通压力日益加大。虽然XX县区2004年6月曾经组织研究过XX县区综合交通规划,但目前看来,该规划过于宏观,许多XX县区交通的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论证与深化。针对目前存在和可能出现的主要交通问题,通过该项目的分析研究,使得区内近期的交通在合理的规划框架中良性发展,满足区内近期建设和出行需求,缓解区内主要交通节点交通压力,确保区内交通畅通,营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交通环境。1.2规划范围及规模:镇海分区规划确定的规划范围(约237平方公里)。1.3规划原则:1.3.1注重资料收集和交通调查。交通调查基础数据是改善规划研究的重要依据,必须对现状交通状况和收集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1.3.2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宏观的方法主要用于解决研究系统的组成结构、骨架与通道,或者用于考虑长远的、战略性的发展目标和近期实施方案之间的协调关系。微观的方法则更多的运用于解决道路之间的相互衔接,交叉口的渠化与控制,如何消除通道上的瓶颈现象等。1.3.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的方法主要运用于研究方案的确立,通过讨论,形成几个可供比较的候选方案。定量的方法主要运用交通调查结果和交通模型,以通行能力、饱和度、行程车速等作为路网运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