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学习与感悟】2篇全面依法治国【学习与感悟】2篇,希望大家喜欢。01公司在十二月份的中心组学习会上,组织学习了《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使命》,这篇文章是XX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撰写的,通过学习感触很深。推进国家的法制化建设一直是我们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任务。特别是从十九大之后,更是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提高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需要。习总书记把依法治国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个方面定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这就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习总书记在报告中还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加强依法治国,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序推进,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近年来,我们国家在依法治国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新时代的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和推进。常言道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这就是依法治国最通俗的释义。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一个部门都是如此。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必须依法依规进行,只有加强依法治企,才能使企业行进发展在正确的轨道上。一个部门亦是如此,要想使部门形成合力,凝聚出极强的团队精神,必须要有铁的制度和纪律。我们只有按规矩办事,遵循事物发展的科学规律,我们才能有进步。没有法律和制度的约束,社会就是一个无序的状态,社会就不可能进步,更难谈及企业的发展。没有法律和制度的约束,社会腐败现象就会蔓延,就会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说,在国家大力发展的今天,高调提出加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反过来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又带动国家法制建设的深入。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仅仅是社会层面的事情,其实是关乎着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刻,我们每一个人只有遵守规则,严第1页共3页格照章办事,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这样才能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国家。02今天上午我们学习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同志关于依法治国问题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孙谦副检察长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依法治国的问题,层层深入,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法律是什么到法治是什么,再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然性,最后到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结合政治、历史和现在的社会现状问题,肯定了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法律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也是最基本的准则底线,是守护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封建社会的法律是统治者实现封建统治的工具,社会主义的法律是人民的法律,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保障。法律是准绳,而法治就是用法律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资产阶级建立后才有法治,现代法治核心就是限制公权力、保障私权利。法治的基本内涵包含法律至上、规则之治、良法善治、权力制约、尊重和保障人权、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其中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履职尽责。在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中孙谦副检察长还提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文化,法治思维就是内在观念和逻辑,对民主、公平、公平、平等的倡导,崇尚敬畏法律、理性平和司法、公平正义,在我看来法律文化就是法律思维的升华,也是一种法律素养,平等、底线意识、敬畏之心、公权力的谦抑与节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只有我们每个基层司法工作者把法治精神时刻牢记,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够真正做到依法治国。只有依法治国深入生活的每个角落,我国人民生活才能安稳幸福、市场经济才能有序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毋庸置疑的。那如何走向法治呢。就像习总书记说过的发扬斗争精神,要有战胜艰难困苦的决心与勇气。斗争精神也是一种自我提升与再学习,坚持法治的道路上肯定是有很多险阻困难,毕竟百来年的磨合之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只是小小一段,思想上的颠覆、行为模式上的改变都是需要我们去自省的。我们要切割与封建制度思想和西化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毕竟政治体第2页共3页系不同。我们要确保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