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建议》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我了解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建议》的第一条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提到“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赢得了党心民心。“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将胜利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依法治国。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第二条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完善发展理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第1页共4页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个发展理念,是迄今为止在党的报告中对“发展”内涵做出的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概括,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力支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我们从以下七点举措了解到如何创新发展:1、培育发展新动力。2、拓展发展新空间。第2页共4页3、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5、构建产业新体系。6、构建发展新体制。7、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分别是推动区域、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四个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