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农业(种植业)发展规划5则范文第一篇:xx县农业(种植业)发展规划xx县农业(种植业)发展规划(摘要)农业(种植业)规划布局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原则,以“规模农业、无公害农业、标准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为发展目标,通过搭建新农村建设“三大平台”(产业展示平台、物质基础平台、产品市场平台),着力抓好种植业产业结构、生产基地、产业经营三大布局。(一)深化农业(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培植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着眼“规模农业、无公害农业、标准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方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业)产业结构。巩固发挥已获认证的十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十个优质农产品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建设优势农业(种植业)产业区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因地制宜,指导镇乡搞好“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规划论证,抓好试点。在有条件的地方,实现“一镇一个优势产业、一村一个特色产品”。1、粮油调优。依托基地建设和大型粮食综合生产示范片的带动辐射,将大宗粮油产业调整为区域化生产、优质化生产、商品化生产、专用化订单生产。-1二产区,xx、xx镇为第三产区;食用菌重点安排在xx、xx、xx、xx4个镇乡。3、经作调效。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传统蚕桑、独特中药材、传统棉花产业,不断提高品质与商品价值。蚕桑产业向人多地少的深丘区域调整;中药材以巩固麦冬为主,提升药材品质,适度扩大面积;棉花向南路各镇乡调整。(1)特色中药材(麦冬)产业。主要安排在.9个镇乡的涪江流域冲积区。第1页共38页(2)棉花优势产业。主要调向东、南路丘区,以南路的.12个镇乡为第一主产区,东路的.8个镇乡为第二产区。(3)蚕桑优势产业。主要调向东路.3个镇乡,南路的.6个镇乡,西路的.3个镇乡,北路的.3个镇。4、良繁调大。利用科研院校、种业公司技术与资金优势,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以水稻为主的良种繁育产业,巩固一批老基地,发展一批新基地,使良种繁育规模进一步增大,效益进一步增加。重点安排在.17个镇乡。(二)稳定发展粮经主导产业,抓好十大优质基地建设,夯实物质基础平台1、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依托xx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川粮米业,在全县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30万亩。2、优质高淀粉高蛋白专用玉米生产基地。依托xx公司、xx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在全县建立优质专用玉米基地30万亩。3、优质高淀粉红薯生产基地。依托xx公司、xx薯业开发公-3展西瓜产业,建立西瓜生产基地2.5万亩,在xx路、xx路沿线的xx、xx、xx建西瓜生产基地1.5万亩,打造具有三台地方特色的优势西瓜品牌。9、优质无公害麦冬生产基地。以涪江两岸为主线,以xx为核心,以xx涪城麦冬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涪江沿岸冲积坝区域的其它8个镇乡.,建立麦冬标准化生产基地2.5万亩,做大做强“涪城麦冬”品牌。10、优质蚕桑生产基地。以西、南路深丘区为主要区域,xx、xx等为重点,建立蚕桑生产基地3万亩,恢复xx蚕桑历史产业优势。(三)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衔接农业产品市场平台坚持“培植优势、紧联龙头、扶持大户”的产业化发展思路,遵循“围绕龙头建基地,建好基地促产业”的原则,着力培育一批优势明显、带动有力、支撑强劲的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大户),推动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实现“龙头定方向、协会联农户、产业进市第2页共38页场”的经营格局。1、紧联一批龙头企业。xx能源公司、xx米业、xx公司、棉麻集团xx市纺织公司、xx棉花公司、xx涪城麦冬开发有限公司。2、扶持一批专合组织。xx冬协会、xx蔬菜协会、xx辣椒协会、xx种子协会、xx山顺果蔬协会、xx枇杷协会、xxxx米枣协会。3、服务一批种业公司。xx种业、xx高科、xx集团、xx高科等。4、培育一批中介机构。加强市场调研,培育具有产业化雏形-5部门统筹、培训机构实施、农民自主参与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加大绿色证书培训力度,建设农民科技书屋,加强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农业科普工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务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