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先天性心脏病的高危原因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0.7%。与心血管畸形有关性较强的环境原因重要有:初期宫内感染;药物;射线;代谢紊乱疾病;酗酒;吸毒等等。二、小儿心血管系统生理原始的心脏是一种纵直的管道,由外表的收缩环将其分为三部分,由后向前为心房、心室及心球。心室的扩展和伸张较快,因此渐渐向腹面突出,这样使出自心球、本来处在心管前后两端的动脉总干和静脉窦都位于心脏的前端。在外表上,心房和心室在第4周已能辨别。心房的左右之分起始于第3周末。至第5、6周,形成卵圆孔。血流可由右推开帘膜流向左侧,反向时帘膜遮盖卵圆孔而制止血液自左房流向右房。心脏胚胎发育从胚胎第2周开始,约于第4周起有循环作用,到第8周四腔心形成。因此,胚胎第2~8周是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三、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变化1.胎儿循环1.先说正常的循环途径:2.出生后的循环变化出生后脐血管阻断,呼吸建立,肺循环阻力下降,使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的血量也增多,左心房压力因而增高。当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时,卵圆孔瓣膜先在功能上关闭,到出生后5~7个月,解剖上大多闭合。同步,由于肺循环压力的减少和体循环压力的升高,流经动脉导管的血流逐渐减少,最终停止,形成功能性关闭。约80%婴儿于出生后3个月,95%婴儿于生后1年内形成解剖上关闭。四、小儿不一样年龄的心率和血压新生儿120~140次/分1岁以内110~130次/分2-3岁100~120次/分4~7岁80~100次/分8~14岁70~90次/分收缩压=〔年龄×2〕+80mmHg,此数值的2/3为舒张期血压。正常状况下,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0mmHg。1岁以内婴儿心脏的左界在A.左乳线内0.5~1.0cmB.左乳线内1.0~1.5cmC.左乳线上D.左乳线外1cmE.左乳线外1~2cm『对的答案』E正常状况下,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A.20mmHgB.40mmHgC.60mmHgD.80mmHgE.10mmHg『对的答案』A先天性心脏病正常的心脏:生后,左边的压力永远高于右边一、房间隔缺损1.概述约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10%,是成人时期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2.病理生理房间隔缺损时左向右分流量取决于缺损的大小、两侧心室的相对顺应性和体、肺循环阻力。3.临床体现讲解:要点是固定分裂第二心音是肺动脉瓣和积极脉瓣关闭的声音,标志心脏开始舒张。正常状况下肺动脉瓣关闭落后于积极脉瓣,当深吸气的时候,有也许听到第2心音分裂。当房间隔缺损的时候,右室射血时间延长,因此有固定分裂。4.诊断(所有的先心都会做这几项,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①心电图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右侧心前区可有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P-R间期可延长,少数可有P波高尖。假如电轴左偏,提醒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②X线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均可扩大,肺门血管影增粗,搏动强烈。③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右心室、右室流出道扩大,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呈矛盾运动。大多数单纯房间隔缺损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后,无需心导管检查而可直接行矫治手术。5.治疗单纯性房间隔缺损有明显临床症状或无症状,但肺循环血流量为体循环血流量的1.5倍以上者,均应在2~6岁行手术修补治疗,或应用蘑菇伞装置堵闭缺损。患子女,8岁,自幼易患肺炎,易乏力。查体:营养差,胸骨左缘第2、3肋间处有3/6SM,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固定分裂。血压14.7/6.7kPa。心电图:左心室大。最也许的诊断是A.卵圆孔未闭B.继发性孔型房间隔缺损C.室间隔缺损D.动脉导管未闭E.积极脉缩窄『对的答案』B患儿男,6岁,生后有哭闹后青紫。平时易感冒。查体:发育稍差,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伴固定分裂最也许的诊断为A.单纯肺动脉狭窄B.室间隔缺损C.法洛四联症D.大动脉转位E.房间隔缺损『对的答案』E上述患儿杂音形成是由于A.血液经室间隔缺损自左室流入右室B.血液经室间隔缺损自右室流入左室C.血液经室间隔缺损自左房流入右房D.血液经室间隔缺损自右房流入左房E.肺动脉瓣相对狭窄『对的答案』E对该患儿治疗原则应当A.首选开胸手术治疗B.假如适合介入应首选介入C.药物治疗D.随访E.不需治疗『对的答案』B二.室间隔缺损1.概述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2.病理生理(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