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做好党务工作【如何做好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如何做好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本工作,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它为环境管理与决策、经济与社会提供技术支持、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是环境监察实施监督管理的耳目和手段。环境监测数据反映了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是环境污染预测的基础,是实施总量控制、排污收费、污染设施运行效率、污染物及纠纷仲裁等项管理措施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搞好环境监测,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极为重要。为促进新时期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结合我站实际,对如何做好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环境监测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能,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环保部门评价环境质量状况,掌握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污染物对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实施环境监督管理,检验环保工作成效的重要基础。新时期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公布环境状况信息”,把环境监测和公布信息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来部署。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要求“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环境监测工作指明方向。二、规范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说清污染源状况要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的管理,要督促排污企业加强污染源监测基础设施如排污口、监测平台等规范化建设,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提供基础保障。要建立完整的污染源排放基础信息档案,组织编制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报告。三、加强环境预警监测,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要加强对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数据和自动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要编制本行政区环境应急监测预案,加强环境监测站应急第1页共3页监测能力建设,组织行业、企业参与应急监测,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应急监测力量,建立应急监测网络,加强应急监测人员培训,定期组织部分行业、企业应急监测演练。应针对当地环境风险源状况,建立环境风险源应急监测数据库,包括应急监测人员、设备、方法、标准、防护要求等,确保在发生污染事故情况下,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及时为污染事故处理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四、加快能力建设,保障运行经费当前,我站需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加大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入,强化环境监测基础能力,着力解决监测技术人员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监测用房面积不够、监测仪器设备缺乏、监测运行经费不足等问题,保障监测工作正常开展。五、关心环境监测队伍发展1、加强人员培训,优化监测体制,提高整体监测能力。以建设“学习型监测站”为向导,全站(每个岗位)、全程(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全员(所有人员)终身自觉主动学习,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促进全体职工的全面发展。外出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员必须登台讲授学习内容。所有人员要结合本职工作写讲义,室主任、分管站长两级审核后,个人公开讲,现场回答提问,有关人员点评、打分,讲评结果记入“本人技术档案”。2、加强对监测数据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数据管理要作为全部监测工作的龙头来抓,抓住政府、环保局关心、关注的问题,找准位置,发挥作用。具体工作要做到:统计准、上报快、分析深。六、环境监测站要准确定位环境监测面临新的形势,为此抓住机遇,调整工作思路,找准其在整个环保工作中的定位成为重中之重。1、“技术执法”和“政府行为”是监测站的惟一定位。环境监测工作是“技术执法行为”,是“环境技术监督管理行为”,是“政府行为”。要始终遵循第三方公正原则。目前监测领域窄,作用弱,监测系统自身缺乏深入思考,监测时不理直气壮,易被误认为“有收费是营业性质,讲求效益的单位”,第2页共3页我们要把“技术执法政府行为”作为监测站的惟一定位。环境监督检查、判定企业超标与否、排污浓度、总量核定只能依托监测。我们一定要思想大解放,工作大突破,绝不能把横向创收作为监测站的“主业”,而监测辖区环境质量,监督企业排污行为才是根本。我们一定要把监测的牌子“立对、立住、立稳”。环境监测站绝不能滑向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性质。环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