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闻周刊2010年第38期本期目录[瞭望论坛]·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热点观察]·河南“蜱虫叮咬”警报未除·安监“明星”陨落警示·谢亚龙的“罪与罚”·贪官“立功”灰色带[时评]·退却,还是更好地向前·宝马撞童的时代隐喻·读者笔锋·漫画杂感[专题报道]·回望三峡移民汤耀国·走向平静的高阳镇汤耀国·宿松:艰难的融入汤耀国·“外迁第一人”自述·“后移民时期”任重道远·三峡工程移民大事记·世界性难题之解施国庆·时事聚焦[高层决策背景]·“十二五”财政改革着力点[特稿]·中国耕地质量之忧·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途径[封面说明]·2009年11月1日,帅康:技术倒新点燃绿色引擎[特稿]·法国智库:再铸法兰西影响力·“岭澳二期”开辟核电中国道路[社会]·一周网谈:网民质疑多省限电限产突击节能减排(三则)[时评]·从国家信用高度整肃学术不端·中国的国家“定位”[视野]·文化繁荣的推动力[高层决策背景]·城市未来的低碳转型[人物]·姚开阳,世博舞台上的台湾人·焦点人物[政治]·一个广东人对新疆的历史贡献[财经]·外资“曲线”搅局楼市调控[封面说明]·南昌大学后勤集团:10年探路完成亮丽转裂[国际评论]·冲刺“千年发展目标[国际]·美日刺激政策“加量”·菅直人“新政”的外交政策·人质事件难撼中菲关系根基[文化教育]·《盗梦空间》向博尔赫斯致敬·调研代课教师问题的背后[专家视点]·资源收益公有的国际借鉴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瞭望新闻周刊》2010038期作者/本文总字数:1941字文/慎海雄习近平同志最近在一次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做到公道用人公正处事。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这一论述简洁明快地阐述了权从哪里来、权该怎样用的问题,对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权力观是对权力的总的看法,包括对权力的来源、掌握权力的目的、行使权力的方式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执政党,对权力观的认识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怎样的权力观、如何行使手中的权力,这不仅是一个执政方法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我们党的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党章》明文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同时强调,“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正确认识“权为民所赋”,是正确实践“权为民所用”的前提。在人民解放战争年代,正是由于党的各级干部对这一问题时刻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并时刻坚持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福利,中国革命才能获得人民的衷心拥护,才能开辟、巩固、扩大革命的根据地才能发展壮大革命的武装力量,才能取得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彻底胜利,才能建立独立、民主、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现在,人民富裕了,国家强大了,但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年轻同志,在如何理解和把握“权为民所赋”这个问题上,却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如有的领导干部信奉个人奋斗、“凭本事吃饭”,认为职务地位是靠自己干出来的,组织培养、人民养育的观念非常淡薄。这样的干部在走上领导岗位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的问题,一切根据自己的利害得失来衡量当个人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甚至需要牺牲个人利益的关键时刻,这些干部往往就现了原形,出了问题。党的用人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和才不可偏废。中央鼓励和倡导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同志要有抱负和理想。但是,如果一些干部认不清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一味陶醉于个人奋斗和自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