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一)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答错不答或错答均不得分。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从业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是()。A.职业素质B.职业道德C.职业修养D.职业行为2.我国有期徒刑期限一般为()。A.3个月以上20年以下B.6个月以上15年以下C.6个月以上30年以下D.6个月以上25年以下3.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A.培养“四有”公民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4.根据法律规定,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间将如何行为,这体现了法的()。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教育作用D.预测作用5.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但它并非调整所有的社会劳动关系,而是有一定范围的。以下关系归劳动法调整的是()A.王教授家与其雇佣的保姆李红之间的关系B.现役军人张某在部队任炊事员,其与所在7001部队之间的关系C.农民黄某雇佣赵某收割水稻D.食杂店店主姜某与其雇工小秦之间的劳动关系6.行政裁决的机关是()。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国家立法机关D.法律授权的特定的行政机关7.如发生重大灾情,多次请示上级机关而未予解决,则可采用()。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8.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口号是“()”。A.点燃圣火、传递友谊B.高擎火炬、奋勇向前C.高擎火炬、倡导和谐D.点燃激情、传递梦想9.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一材料说明()。A.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B.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C.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受到行政处罚D.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10.我国刑法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1.2008年1月8日,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精神的一次重要的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A.闵恩泽袁隆平B.王恩哥吴征镒C.何炳林袁隆平D.闵恩泽吴征镒12.在我国社会保险各项目基金筹集中,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实行参保人个人缴费的制度。A.生育保险B.医疗保险C.补充养老保险D.企业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13.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首要权利。A.发展权B.独立权C.自由权D.生存权14.“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15.围绕组织目标,制订实施方案,在管理运行中所处的阶段为()。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1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A.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C.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17.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B.该行为有故意或过失的过错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18.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A.微电子技术B.光电子技术C计算机技术D.通讯技术19.下列哪项是指示所不具有的特点?()A.内容广泛,具有普发性质B.具有较...